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气候变化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

2011-12-30  来源:互联网 

  28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09年以来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进展情况。

  张平在介绍主要工作和成效时表示,近几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部署和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大力推进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自主创新,取得了积极进展。

  内需外需协调性增强

  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张平说,这几年,我国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进一步改善;积极实施家电、汽车下乡等鼓励消费政策,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努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大力加强市场价格和产品质量监管,市场秩序得到规范。2009年、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5.5%和18.3%,今年以来,市场销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11个月增幅为17%。通过不断扩大国内需求,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强了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抗冲击能力。据测算,今年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01%。

  在着力扩大内需的同时,我国坚持把扩大进口与稳定出口结合起来,促进外贸进出口趋向均衡。张平表示,我国进出口不平衡状况逐步改善,2009年贸易顺差比上年减少1024亿美元,2010年比上年减少130亿美元,今年前11个月同比又减少305亿美元。同时,出口结构继续调整,贸易方式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趋向协同发展

  围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我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在前两年大幅增加的基础上,今年将首次超过1万亿元。各项政策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粮食产量实现连续8年增产,今年达到1142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2010年水稻、小麦、玉米优质化率分别达到80%、73%和62%。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发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3%。

  以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我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据张平介绍,我国出台并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等行业实施了上万个技术改造项目,使一大批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得以提高。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陆续出台,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启动实施,新能源发展步伐加快。2010年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行业产值超过2万亿元。

  不断完善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国陆续出台支持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节能服务业、家庭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服务业综合改革工作在试点区域全面推开,部分地区和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行。张平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高,2010年达到43.1%,比2008年提高1.3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国内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创新驱动的新形势,国家大力实施科技、教育、人才三项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张平介绍,我国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10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到7063亿元,是2008年的1.53倍,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76%。上海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建或改造完成,大型飞机、重大新药创制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10年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255万人年,居世界首位。

  同时,我国科技创新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深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超过5000米,水稻基因育种技术再获突破性进展,“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我国2009年以来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速始终低于全部工业增速,循环经济试点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共伴生矿约70%得到了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也达到60%。节能灯具等一大批高效节能产品得到推广使用,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张平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继续下降,2010年火电供电煤耗比2008年下降3.5%,吨钢综合能耗、吨铝综合电耗分别下降4%和2.2%。“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2.4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4.29%。

  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

  发挥比较优势、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些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规划和政策措施。

  张平介绍,在各项政策支持和各地区努力下,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2009年、2010年中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快于东部地区,今年前11个月,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消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8.3%、17.8%和28.9%,西部地区分别增长16.9%、18%和29.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增幅为42.5%、20.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9个和7.4个百分点。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通过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健全制度,使广大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张平介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展顺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超过85%的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加快推进,目前已实现60%的覆盖目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受益人数约5300万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国家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将更多的农村人口纳入扶贫范围。

  与此同时,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一大批“水电路气房”项目建成,2009—2010年解决了1.23亿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000万户,改造农村危房200万户,农村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农民收入增幅逐年提高,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达到13.6%,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高5.8个百分点。

  坚定不移调结构促转变

  谈到矛盾和问题,张平表示,在三大需求中,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不强;在三次产业中,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可持续发展上,资源环境约束还在强化;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缩小差距的任务还很繁重。

  “如果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后发展的代价就会越来越大,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道路就会越走越艰难。”张平说,必须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力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张平还汇报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进一步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增强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