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7日电 7月27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党组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这是中航工业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推动国家通航产业快速发展,提升产业供给能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
《决定》指出,通用航空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航工业的航空主业。
《决定》以影响通航产业快速发展的问题为导向,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了发展定位与目标
《决定》明确了通航产业在中航工业的发展定位,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通航产品制造为核心,以通航运营发展为推手,以商业成功为目的,成为国内通航产业系统解决方案实践者、通航产业链健康快速发展的推动者、国家通航产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贡献者。
中航工业通航产业2020年的发展目标为,具备研发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实力的通用航空主流产品的能力;机载系统与通航运营保障产品实现重点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AC、AG等系列成为国内第一并具国际影响力的通航产品品牌;通航制造业收入挑战100亿元,交付通航产品占全球新增市场份额20%左右,占国内新增市场份额40%左右,参与通航运营与服务年飞行量占国内20%左右。
二、确立了发展原则与路径。
《决定》提出了三大发展原则,一是需求牵引,遵循规律。二是全面开放,合作共赢。三是主动参与,支撑服务。
《决定》明确了通航产品发展和通航运营环节的发展路径。在产品发展方面,成熟产品系列化扩大市场、在研产品产业化进入市场、新研产品商业化奔向市场。鼓励引进社会资本组建项目公司,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在通航运营环节,控制不控股、推动不盲动、管住不管死、放开不放任。以技术、品牌、少量资金等入股,不谋求最大股份;以推动公司设立、运营为目标,交由专业团队发展壮大;保留诸如优先采购国产飞机等重大战略事项的表决权外,不干预日常经营事务;充分鼓励机制与管理创新,同时确保国有资产增值。
三、部署了能力与任务
《决定》部署中航工业在通航产业要具备的7大能力或实力:
一是聚焦重点创新流程提高市场响应能力。以市场需求为牵引,重点发展公务机和面向国家级、行业级用户的通航产品,参与开发面向大众、安全经济的其他产品。开放6吨/9座以下通用飞机、3吨以下直升机发展的决策和投资。
二是发展绿色产品打造低成本制造能力。整机设计制造单位要在全球范围选择具有竞争力的装机配套产品,部装以下环节一般不再做内部增量投资。机载企业争取在综合通航系列化航电平台、机电集成等领域重点突破;加大通信、导航、监视等安全管理设备的推广应用,鼓励通过创新思维、众创平台开展新型革命性产品研制。
三是利用综合优势发挥行业引领能力。与国家应急救援、执法、气象、勘察、旅游、石油、电力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国家、行业用户主要提供商和运营支持服务商。积极参与国家有关通用航空器生产与适航取证、通用机场建设、通航运营及行业服务等标准制定工作,助推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规范有序、集约高效的通用航空市场。
四是对标国际,强化产品营销和服务保障能力。与社会资源广泛合作,构建符合通航产业发展规律、有市场竞争力的营销模式,打造立体高效的技术与备件支持、维修、人员培训等全球化客户服务保障网络。
五是积极探索形成系统方案解决能力。整合组建通航运营控股公司,联合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在优势区域协同发展航空俱乐部、短途运输、航空旅游、水上航线等新兴业务,对行业新进入者提供通航产品、商业咨询、人员培训、维修托管等系统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各地通航产业规划布局、通航园区及通航机场规划建设,共同打造若干国家级通航产业发展综合示范区。
六是多措并举形成全民通航氛围,打造软实力。策划1+X活动,“1”即确定每年5月15日为集团公司“通用航空日”,组织产业发展研讨、产品推介、投资洽谈等活动;“X”指每年主办多场飞行者大会等活动。
七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升国际化能力。
四、创新了资源配置方式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支持通航企业打造符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的管理架构,鼓励管理层、技术骨干参股,实施市场化的薪酬体系。企业自筹资金开展项目研发相关支出可视为“企业利润”列入对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
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开放中航工业通飞公司资本结构,实施增资扩股,公开面向社会募集现金出资认购;建立100亿元规模中航工业通航产业发展基金。
三是引进和培养专业化人才。引进国际优秀设计人才,聚集社会力量打造市场化销售团队,强化产品客户服务团队建设,为全国通航产业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