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能源行业产品大典 与我互动 在线投稿
扫描关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上市公司

新奥集团:绿公司生长术

2016-10-12  来源:互联网      关键词: 新奥集团 

毫无疑问,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产业正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既有市场需求的拉力,也有各国政策鼓励和加大技术投入的推力。

中国政府已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对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45%。这甚至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十二五”规划之中。按“十二五”规划,中国将实现从“保增长”到“调结构”的重要转型,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无疑将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先头引导作用。

在政策与市场双重利好的刺激下,中国迅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有超前思维和布局意识的新能源企业。譬如总部位于河北廊坊的新奥集团,这家始于燃气分销的企业,在经历主动创新转型后,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围绕节能减排、传统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新能源企业。

企业的作为与力量对产业的驱动与贡献不可小觑,优秀新能源企业的集合恰恰使得国家具备了一定的绿色产业基础和开发运营的宝贵经验。正如国家竞争力研究大师波特所言,代表国家站在全球化竞争最前沿阵地的就是一个个有作为的企业。“十二五”期间,中国如何既保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经济发展,又兑现节能减排的承诺顺应全球的绿色发展趋势?答案,或许就在以新奥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企业身上。

新奥的绿色进化论

如今,仍然延续对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燃气大王”的称呼,似乎稍有不妥,毕竟,他掌舵的新奥集团正依托系统能效理论以及泛能网和煤基低碳能源转化技术,为客户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不过,1989年成立之初的新奥,在别人眼中确确实实就是一个“卖煤气罐”的。新奥用了20年的时间,从单纯的城市燃气分销,转型为以贯通清洁能源产业链为主要目标的多品类清洁能源制造与分销商,如今又再度升华到为客户提供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向“轻资产”的战略方向转化。

新奥从一个资源类公司,转变成一个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公司,其战略转型的背后,是新奥管理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危机意识,以及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历史机遇的前瞻与把握。

回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天然气下游的行业政策开始“松动”。王玉锁敏锐地嗅到了燃气市场的巨大潜力,他果断站位城市燃气分销领域。待业内竞争者意识到燃气市场的商机时,新奥已率先完成了城市燃气的全国性布局,奠定了城市燃气运营的事业版图基础。

在新奥如日中天的时期,王玉锁仍具备警醒的企业危机的意识,并保持着对产业未来趋势的精准判断,不得不令人钦佩。其时,新奥俨然已是香港联交所的明星股,并且面对着内地即将井喷的燃气市场。当大多数燃气企业坐享30年特许经营权时,王玉锁提出了如今被新奥人津津乐道的“三问”:随时可能受到资源制约的新奥,10年之后卖什么?处于公用事业领域的新奥,没有自主品牌,20年之后是什么?经营权合同到期后的新奥,30年之后干什么?

这三问针针见血,直指新奥未来发展瓶颈。王玉锁认为,转型之于新奥,已经势在必行。对于新奥这样一家在传统能源行业浸淫多年的公司来说,转型具有极大的风险,风险不仅仅在于要投入极高的人力和资金成本,短期内对企业的收益造成影响,更为关键的是,转型能否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新奥管理层最终达成的共识是:不转型风险更大!与成品油不同的是,天然气的运输依赖于管道,这样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其垄断性肯定比石油更强。而国家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并不允许民营企业染指上游资源领域,这也意味着气源总有一天会卡住新奥的脖子。再加上中国“贫气、少油、富煤”的能源结构,都将导致天然气在未来会稀缺得可怕。新奥人意识到,唯有打通产业链,向上游能源生产领域拓展,才能获得稳定的气源供应。基于此,新奥依赖上市后丰富的融资渠道,以及其时拥有未来的清洁能源产品所需要的营销网络和客户资源,决定进军煤基清洁能源领域。

在这样的战略下,新奥开始了以贯通清洁能源产业链为主要目标的战略转型,在此期间,新奥致力于煤基清洁能源的生产,硅基薄膜太阳能、微藻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应用,推动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循环生产,并最终成功实现了向上游领域拓展的转型之旅。

这次转型的成功引发了新奥人对未来能源利用模式的深入思考。长期以来,国内乃至全球的能源生产与利用方式都是孤立、封闭与单一的,且存在行业竖井与企业围墙,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在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新奥人认为,未来能源的发展应该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平衡永续的状态。

于是,新奥再度开始向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致力于改变单一的、竖井式的能源利用方式,建立基于系统能效最佳的能源利用方式,在多品类能源协同、互补、循环的智能化应用中,实现能源的高效转化和综合利用。

如果说新奥的这次转型取得了成功似乎仍为时过早,那似乎用数字能够很好地说明新奥此次转型的进展:仅从2008年到2010年两年间,新奥的“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开始不断显现并有所落地,新奥相继承接了常州低碳示范园区、长沙黄花机场公用设施、上海智城项目、唐山古冶园区等十数个清洁能源服务项目,并为国内60多家工业企业实施了工业节能改造服务。

新奥的绿色能源观

新奥人对于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认识,带有浓重的中国哲学味道,这一点在新奥集团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事求卓越,和谐共生”得到了印证。

第四届美国国家清洁能源高峰论坛上,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这样阐释新奥的能源观:“今天我们已经到了必须按照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充分发挥人类智慧来系统解决能源问题的时候了。而‘用我所能,善待明天’则完整地诠释了新奥的新能源观。”

在这样与自然为善、可持续、绿色的能源价值观之下,新奥凭借多年的实践与系统思考,总结出新的能源发展理念:能源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二者融合循环发展;能源生产从以开采资源为主,转变为依靠技术创新的“制造”能源为主,让当前的资源为王变为技术为王;能源应用从以孤立、封闭、线性的简单利用,转变为基于系统能效最优的多品类能源协同、互补、循环的智能应用。同时,能源技术以系统能效技术为核心,贯穿能源生产、储运、应用和再生四环节,其中在生产环节可全价开发多品类能源,在应用环节可自动匹配用户的个性化能源需求,在储运环节可在储能的同时利用环境势能,实现能源转换和提升,在再生环节可收集余能再利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四环节之间的全流程协同整体上提高系统能效。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全新的能源体系,它包括全新的能源结构、能源生产和能源应用等方面,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变革的“能源新常态”。新奥的“能源新常态”理念正体现出融合、循环、和谐与系统协同的奥秘,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来协调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问题的中国智慧。在业界和专家看来,新奥集团的“能源新常态”以及泛能网的管理平台,因其系统能效运行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将成为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标之一。

新奥的绿色技术体系

“在能源新常态下,能源生产将从传统的‘资源为王’转变为‘技术为王’,也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制造’能源。除了美好的愿景和共同的信念,使自己腰板硬起来的还是技术创新,这才是合作的硬资本。没有自主研发,就不知道技术的未来。”王玉锁的这番话,毫不谦虚地显示了他再一次站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在“能源新常态”的能源发展愿景下,新奥凭借着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端专业的科研中心,在系统能效理论的指导下围绕能源生产、储运、应用和再生四个环节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的研发,创新了系统能效技术和煤基低碳能源循环技术。

基于系统能效理论,新奥独创泛能网技术——即融气网、电网、热网、信息通讯网等多种常规网络为一体,将能源四环节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相互融合协同成为泛能流,借助IT智能技术的优化调节和虚实结合的网络传输,在不同品类能源的生产者之间、能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能源与其它行业之间进行信息的沟通和反馈、能源的输送和匹配、物质的交换和配置,从而实现对各品类能源的统一高效管理和协同利用,减少能源浪费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将从根本上解决未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此外,新奥还在煤基低碳能源转化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包括地下气化、催化气化和微藻生物吸碳等技术,截至2011年底,申请发明专利累计超过300项。为了进一步提升科研实力,新奥还搭建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实验平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其中煤基能源生产“零排放”试验中心已升级为煤基低碳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是基于这种卓越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新奥能迅速走出国门,主导并实施了多项跨国合作和国际性技术合作研发。2011年,新奥和美国杜克能源基于新奥的系统能效理论和泛能网“技术输出”,签署了《建设未来能源技术示范平台》的合作协议;同年5月,在华盛顿召开的第三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新奥集团、河北廊坊市政府与美国夏洛特市政府及美国杜克能源公司共同签署了《中美绿色合作伙伴四方协议》。可以说,新奥在“能源新常态”理念下以不断创新的技术为其自身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从企业自身的转型发展到与国际一流的企业、组织及研发机构开展国际化战略合作,新奥倡导并践行的“用我所能,善待明天”的绿色能源观,正指导其不断进行技术体系创新,变革能源的生产利用方式,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做出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