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所属行业为国家鼓励发展的可再生能源行业。2014年11月,针对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现状,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积极开发水电,积极发展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尽管2011年我国风电面临诸多挑战,但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依然达到62364MW,近一步巩固了在全球风电领袖的地位;2014年,中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114609MW,同比增长25.38%,在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的占比上升为31.01%,较上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末,我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168690MW,在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的占比上升为34.70%,较上年上升1.12个百分点。
2008年以来,我国风电行业发电量逐年增长,从2007年的56亿千瓦时,增长到2015年的1863亿千瓦时。与此同时,我国风电行业发电量增速整体有所下滑,2008年我国风电行业发电量较2007年增长高达128.57%,而到2013年风电行业发电量同比增幅降为33.38%。截止到2016年,中国风电发电增长25.73%,上涨到2113亿千瓦时。
国家能源局牵头编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15%,2030年达到20%,“十三五”期间新增投资约2.3万亿元。其中,到2020年底水电开发利用目标3.8亿千瓦(抽水蓄能约0.4亿千瓦),太阳能发电1.6亿千瓦(光伏1.5亿千瓦),风力发电2.5亿千瓦。理论上预计,到2020年,国内风电累积总装机可达3亿千瓦;到2050年,总装机规模将在此基础上增长9倍达到300亿千瓦,其所消费电量将占据国内能源总消费量的80%,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能源。
“十三五”风电的布局则是,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结合输电通道积极推动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其中三北地区建设规模将达到1.7亿千瓦。同时,开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风能资源,建设规模将达到7000万千瓦。此外,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建设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推进综合示范区应用。
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提及在新能源发展规模比较大的地区布局适当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建立风水、风光水、风光火等联合运行基地,积极探索不同场景、技术、规模和领域的储能商业应用,规范相关标准和检测体系。国家电网则建议将总规模分解到省,进一步明确可再生能源基地消纳市场。
中国风力发电市场趋势预测
(1)政策将强力支持风电
我国政府把大力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行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总能耗15%,以及2020年GDP单位碳强度从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我国政府计划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并计划在2011-2020年间对此领域追加5000亿元人民币的投入。然而,2011年日本发生的核泄漏事件引起人们对于核能安全性的关注,中国政府已经暂停了对核电项目的审批,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了填补核能停滞的空缺,新能源特别是风电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2)行业步入成熟、稳定的工业化发展轨道
由于普遍看好中国风电市场发展前景,大量投资商纷纷涌入风电设备制造业,出现过热局面。风电制造业的激烈竞争最终迎来兼并整合时代,风电市场也会进一步向大型开发商集中,加之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明显扩大,整个行业正在步入成熟、稳定的工业化发展轨道。
(3)并网问题有所缓解
近年来国家大力建设智能电网和特高压,也非常重视风电并网标准化工作,加之电网企业在2020年接纳150GW的风电目标上达成了共识,因而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并网问题将有所缓解。
(4)海上风电开发力度会加大
预计未来几年海上风电开发力度会加大,原因如下:一是我国海上风电资源的极为丰富;二是相较陆上风电而言,海上风电具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少,风速更为稳定,空间广阔,允许风机机组更为大型化等优势;三是中国海上风电资源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靠近人口稠密、对用电需求量巨大的大中型城市,发展海上风电场将有效实现这部分电力的短距离消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风电行业西多东紧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