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储能工厂完工在即,用时7个月再次刷新“上海速度”

2024-12-26 08:43  来源:解放日报  浏览:1416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完工在即,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建设完毕,有望突破其整车超级工厂建设速度,7个月实现从动工到完工的全过程。

今年5月23日,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开工。开工仪式后,临港集团还与特斯拉完成了中国首批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的签约。

储能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入华十年来,继整车超级工厂后,在中国的又一大型投资项目。据了解,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投产,规划年产1万台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储能规模近40GWh(吉瓦时),产品供给全球市场。

储能业务已经成为特斯拉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根据2024年特斯拉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特斯拉发电及储能业务的营收为23.76亿美元,同比增长52.4%,储能业务毛利率达到30.5%,创下历史新高,大幅高于其汽车业务毛利率。

一直以来,上海是特斯拉在华开拓发展的关键城市。据特斯拉公布数据,上海是全国拥有特斯拉超充站点最多的城市。目前,特斯拉在上海已建设204座特斯拉超充站和1540根超级充电桩,位居国内城市第一。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是特斯拉全球重要出口中心,产品远销欧洲、亚太等多个市场。今年9月底,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100万辆远销海外的Model 3下线,装船发往英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深圳核博会

投稿

WorldEnergy

相关推荐
盘点2024储能市场十大发展趋势!

盘点2024储能市场十大发展趋势!

2024年即将进入尾声,受益于新能源项目加速落地,叠加政策持续加码,这一年来中国储能装机规模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电网侧储能占比持续提升,工商业储能备案量也明显增加。这主要得益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包括容量电价机制、辅助服务市场和峰谷差电价等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为储能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空间。此外,国内储能产业链也呈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在电池、PCS(功率转换系统)、系统集成和温控系统等方面,国内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随...
荣程氢扬动力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制造基地竣工投产

荣程氢扬动力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制造基地竣工投产

12月25日,2024时代记忆年度论坛开幕,由中国未来研究会与某集团联合主办。论坛首日,某新能集团发布了2024年绿色高质量成果,并宣布其氢扬动力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竣工投产。近年来,该集团积极响应双碳目标,聚焦氢能产业,打造氢+经济产业格局,取得显著成就。截至目前,已投运加氢站11座,制取绿氢370吨,累计加氢2380吨,生产并上装氢燃料电池系统200套,投运氢燃料电池汽车700辆,减排二氧化碳22400吨。同时,建设了氢能大数据平台,累计数据量超5...
单站132个华为超快充桩落地,保定市首个云控微电网聚合能源充电站投运

单站132个华为超快充桩落地,保定市首个云控微电网聚合能源充电站投运

12月28日,保定市东方家园云控微电超充站正式投入运营。该站由新大长远新能源科技集团投建,采用华为超充技术,配备132个充电车位,包括12个600kW和120个250kW车位,以及2000kW光伏设施,是保定市首个云控微电网聚合能源充电站。保定市发改委能源科科长宋贵章在活动上表示,保定市正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东方家园云控微电网超充站项目的投运,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了更多便利,构建了保定市居住社区的智能有序充电管理体系。华为数字...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

北京12月27日电 国家电网12月27日宣布,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当日建成投运。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工程总投资286.31亿元。该工程作为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是继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工程。工程途经四川甘孜州、雅安市、眉山市等8个地市,新建1000千伏线路1316公里。工程在四川、重庆两地新...
国内首台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研发成功

国内首台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研发成功

近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并通过产品鉴定。该设备是核电建设的核心关键装备,对保障核电厂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的研制面临多项技术挑战,包括系统设计、高精度先导阀设计、关键件加工检测等。为此,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多家单位,通过多层次、多专业、多角度的协同攻关,成功攻破各项关键技术难点。在研发过程中,项目团队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组建了产品经理团队,构建研发...

推荐阅读

热门关注


核电设备 石油 天然气 国家电网 储能设备/系统 制氢 特高压电网 观点 氢能项目 泛在电力物联网 新基建 节能环保产品 华龙一号 综合能源服务 地热 储氢 特变电工 SNEC 施耐德电气 南方电网 大国重器 智慧能源 一带一路 OPEC 油价 双碳目标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