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巩固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加速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支撑。2024年以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产业业态不断丰富完善。
会议提出,下一步仍需构建均衡便捷的充电设施网络,打造优质健康的产业生态,建立全程可控的安全管理体系,构筑充满活力的产业形态,让充电行业为绿色出行提供坚强保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预计全年充电量将破1000亿千瓦时
高质量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各地主管部门、充电运营企业、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持续推动充电设施高质量发展,政策密集出台,工作举措精准。
国家能源局制定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编制指南》,指导各地分层分类科学编制充电设施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水平的通知》,完善高速公路充电网络;能源行业充电设施标委会继续加大标准制修订力度,发布执行《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两项强制性标准,填补了充电领域强制性标准空白。
从地方层面来看,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据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涂兴永介绍,目前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超充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2024年)》,支持超充站建设单枪功率480千瓦及以上的液冷超充。截至今年11月末,重庆市已累计建成充电桩36万个,平均车桩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广西柳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桂桂表示,柳州市制定实施了《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条例》,推动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工作。截至2024年11月,柳州市共建设公共充电枪24519个,辖区范围内实现全部86个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
据会议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11月底,我国已累计建成充电桩1235.2万台,全国9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具备充电条件,覆盖了除港澳台外的全部省份,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省份将充电设施布局至所有乡镇。同时,预计全年充电量将突破1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速达30%。
发展不均衡等方面挑战加速破题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需深刻认识到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据了解,目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整体服务能力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但仍存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不充分、运营服务质量亟待提升、充电设施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车网互动新模式新业态仍面临挑战等问题。
对于掣肘行业发展的瓶颈,会议期间,多个省市提出了因地制宜的举措,力求加速破题。
如针对布局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湖北省将农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高位推进,通过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加快补齐农村充电设施短板,构建有效覆盖的农村充电网络。
“目前湖北已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充电网络,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的充电设施布局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快充桩平均服务半径缩短到6千米,可充分满足农村公共充电需求,优于农村加油站服务范围。”湖北省能源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伍孝峰表示。
为满足港澳新能源汽车“北上”后快速增长的充电需求,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了100座欧标充电服务站点,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欧标充电桩“区县全覆盖”。“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根据港澳车‘北上’增长情况,进一步拓展欧标充电网络覆盖范围、加大密度。”南方电网公司总经济师、新兴业务部总经理陈晔表示。
此外,随着今年年初《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的发布,车网互动已成为行业的热门话题。
如深圳已累计建成充电桩超41万个,V2G示范站151个,超充站1002座,并率先完善车网互动标准体系,成立市级虚拟电厂标准化委员会,加快打造以车网互动为特色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接入50家车网互动资源聚合商、充电设施4.8万个,调节能力达66万千瓦。
南方电网积极推动车网互动相关市场机制落地,大力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建成车网互动聚合平台。目前该平台聚合可调节充电桩容量达100万千瓦,常态化参与各省区需求响应和低谷电力消纳等市场交易。
国家能源局也将支持各地依托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和V2G试点项目探索创新,加快完善电力市场体制机制,突破制约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的政策堵点难点,打造一批规模成效突出、具有影响力的车网互动“示范高地”,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推动车网互动在全国更大范围推广应用。
持续提升各场景下充电设施覆盖范围
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仍需加快建设步伐。
对此,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相关人员表示,可围绕需求,构建分领域、按场景、充换结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从“比价格”向“比服务”转变。
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何波则建议,可推广深圳、重庆、北京等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为代表的集约有序的发展经验,一盘棋统筹协调推进,实现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资源供给。
具体到2025年,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谭洪江指出,2025年将持续提升各场景下充电设施覆盖范围。深化城市、农村、高速公路、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均衡布局”的建设原则,持续优化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建设布局,加强县乡地区充电设施建设推广,不断优化居住社区建桩条件,着力优化群众充电体验。
在高速公路充电服务方面,将定期摸排繁忙服务区清单,核实设施配置情况,科学研判增设数量,鼓励繁忙服务区采用大功率充电设施。2025年底推动服务区充电停车位比例进一步提升,对输出功率小于60千瓦的老旧设施和慢充进行升级改造。
此外,谭洪江提及,将推进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建设。
据了解,国家平台自2022年8月启动建设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扎实推进,在充电设施数据统计报送、数据接入规模和质量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自2023年6月启动充电设施月度统计数据报送工作以来,我们与各省协同推进,加快完善数据统计和报送工作机制,2024年9月、10月、11月,全部省份均实现了数据报送并通过校核,首次形成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完整统计数据,标志着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据统计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平台项目组负责人表示。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数据统计报送工作,指导各地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的意见》有关要求,推动辖区内公用、专用充电设施数据的全量接入。”谭洪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