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豹路虎暂停对美出口

2025-04-07 12:52  浏览:  

英国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公司日前宣布,自4月7日起的一个月内暂停向美国出口整车,以应对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带来的影响。

捷豹路虎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暂停向美国出口整车是企业应对“新贸易条件”的短期措施之一。

捷豹路虎公司2008年被印度塔塔汽车公司收购。捷豹路虎是英国重要汽车生产商之一。近年来,这家企业每年全球销量约40万辆,其中近四分之一出口至美国。

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的上一财年,捷豹路虎在美国市场营收65亿英镑。目前,公司在英国雇员约3.8万人,全球总员工数约为4.4万人。

英国智库公共政策研究所警告称,美国加征关税将对英国汽车产业链构成严重冲击,最多可能导致2.5万个相关岗位流失,特别是对中部地区大量依赖汽车制造业的零部件供应商而言,影响尤为显著。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维度网

深圳核博会

投稿

WorldEnergy

相关推荐
大众汽车占据26%的欧洲电动车市场份额

大众汽车占据26%的欧洲电动车市场份额

大众汽车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交付数据近日出炉,呈现出区域市场明显分化的态势。尽管在中国市场面临下滑压力,但欧美市场的强劲表现成功弥补了这一缺口,反映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的经济与政治双重变局。在欧洲市场,大众集团纯电动车型一季度交付量同比激增113%,以26%的市场份额继续领跑欧洲电动车市场。据集团发布的信息,ID.7 Tourer和奥迪Q6 e-tron等新车型表现尤为突出。负责销售的大众汽车集团董事会成员Marco Schubert表示:第...
特朗普拟暂缓汽车关税

特朗普拟暂缓汽车关税

据外媒报道,4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表示,正考虑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实施临时关税豁免,以便汽车制造商有更多时间在美国建立生产设施。特朗普称:我正在考虑一些能帮助汽车公司的措施。这些企业目前正逐步采用加拿大、墨西哥等地产的零部件,但需要一定过渡期,最终将在美国本土实现生产。不过,特朗普总统未明确说明暂停或降低汽车关税的潜在措施会持续多久。图片来源:福特汽车受此消息提振,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母公司Stell...
日产削减Rogue SUV日本产量应对美国关税

日产削减Rogue SUV日本产量应对美国关税

近日,知情人士透露,日产汽车计划在5月至7月期间削减其畅销车型Rogue SUV在日本的产量,以应对美国新进口关税带来的市场变化。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决定对海外生产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此举已对全球汽车供应链造成显著影响。作为日本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在美国市场面临较大风险。美国是其最大市场,占其去年汽车销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许多汽车在日本或墨西哥制造。据悉,日产计划在三个月内将位于日本西南部九州的工厂的Rogue产量减...
Stellantis董事长称美欧汽车行业面临多重挑战

Stellantis董事长称美欧汽车行业面临多重挑战

近日,Stellantis(STLAM.MI)董事长约翰·埃尔坎(John Elkann)在集团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美国关税和欧盟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汽车行业构成威胁,而该汽车制造商仍在寻找新的首席执行官。埃尔坎在大会上指出:在当前关税和监管形势下,美国和欧洲的汽车行业正面临风险。他特别提到,来自中国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可能对全球汽车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埃尔坎强调:汽车制造业是就业、创新和强大社区的源泉,若不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将是一场悲剧。自去年年底...
马斯克称特斯拉即将实现纯AI自动驾驶

马斯克称特斯拉即将实现纯AI自动驾驶

4月15日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其社交媒体发文称,特斯拉很快将实现一种通用的、纯AI的全自动驾驶(FSD)解决方案。马斯克表示,很快,将首次出现一种通用的、纯AI解决方案,用于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仅需摄像头,以及特斯拉AI芯片,完全由特斯拉AI软件驱动。这一进展若成真,将颠覆传统自动驾驶技术依赖多传感器(如激光雷达等)的模式,进一步凸显特斯拉在 AI 与自动驾驶融合领域的领先地位。...

推荐阅读

热门关注


核电设备 石油 天然气 国家电网 储能设备/系统 制氢 特高压电网 观点 氢能项目 泛在电力物联网 新基建 节能环保产品 华龙一号 综合能源服务 地热 储氢 特变电工 SNEC 施耐德电气 南方电网 大国重器 智慧能源 一带一路 OPEC 油价 双碳目标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