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广东院承担勘察设计及海上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中国首个海陆一体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全面开工,央视《新闻联播》对此进行报道。
据悉,该工程总投资约103亿元,将于2026年10月投产。投产后,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清洁能源约60亿千瓦时。
工程线路总长293公里,其中,海底电缆长115公里、陆上输电线路为178公里。工程起点三山岛海上风电场,距离陆地最远达到92公里,属于深水区海域,该工程是中国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为2000兆瓦,工程相当于建了条“深海电力高速路”,将实现大规模深远海风电的高效送出。
阳江三山岛海风柔直项目的建设实施,将为深远海绿电大规模送出提供“新解法”。
项目包括海陆两部分,将在海上建设1座±500千伏海上换流站,通过1回115公里500千伏直流海底电缆送至陆上海缆转架空终端站,再通过178公里直流架空线接入受端±500千伏江门古劳换流站,把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场一至四项目总装机规模为2000兆瓦的绿电直接送至粤港澳大湾区负荷中心。
与常规海上风电项目送出方案不同,该项目海上和陆上部分均采用直流输电技术,实现海陆高效协同,不仅可节约大量海底路由、沿海土地资源和陆上输电走廊,还将有效缓解负荷中心地区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
项目将采用多项世界或中国首创技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直流输电工程及世界首个海上多端直流工程,对大规模、深远海域海上风电集约开发和送出,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