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成功完成低放废液玻璃固化的首次热试。
作为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汉福特厂建于1943年,人类首次核弹引爆试验及投放到日本长崎的原子弹所使用的高纯钚都产自这里。在提取高纯钚过程中,该厂产生了大量放射性废液。目前,约20万立方米的军工遗留废液暂存于此,贮存量为全球之最,其中90%以上为低放废液。
随着时间的推移,简单液态贮存方式的弊端日益暴露。1987年,汉福特厂成为核废料处理场,1989年美国联邦政府着手处理此处核废料。但因处理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虽然投资费用一直呈直线式攀升,但项目进展十分缓慢。
核废料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比如,乏燃料后处理中产生的高水平放射性废液,含有辐照核燃料中总裂变产物的97%以上,由于具有放射性元素浓度高、释热率大和腐蚀性强等特点,如果不加以严格管理、妥善处理,一旦进入生物圈,必将造成极其严重的环境灾难。
过去40多年,科研人员一直在探索一种技术路径,其中第一步是先将废液转化为固态消除其流动性,降低废液内含有的放射性元素进入环境的可能性,继而将废液固化体放置于深地质层中,实现对废料的最终处置,利用地质介质为屏障将废物中的放射性元素和人类生活的环境相隔绝。
所谓玻璃固化,是指将核废料与玻璃添加剂混合,经高温熔融,浇铸成玻璃固化体的工艺,放射性元素在原子尺度内固化于玻璃体内,保证了其地质存贮的安全,被认为是完成最终处置的第一道重要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