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作业人员在1000千伏带电线路上作业。
山东济南近日异常寒冷,行人都紧裹棉衣脚步匆匆。然而,在距离济南市区50公里的章丘区刁镇,山东电网首次特高压交流带电作业在寒风中紧锣密鼓地开展。
“不是一个人能完成”
“带电作业从来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特高压带电作业更是如此。”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王进说。作为本次带电作业的技术指导,王进在现场全程参与了这次对山东电网具有特殊意义的带电作业。“500千伏带电作业一般需要5、6个人完成,特高压带电作业至少需要10个人。”
现场使用的工器具证明了特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作量之大:防潮布上铺满各种工器具,除屏蔽服、测量仪器、绝缘绳等常用工器具外,还有吊篮、滑轮组等“新”工具。“你别看这个吊篮样子不太好看,在作业中作用可不小!”对于新工具的应用,王进神秘地卖起了关子。
说话间,准备上塔的3名作业人员已换下蓝色工装,变身为身着灰色屏蔽服的“特种战士”。这次带电作业的“主刀医生”、等电位作业人员李敏向工作负责人汇报:“屏蔽服检验完成,请求登塔。”云端“作战”在“同意登塔”的坚定回答中打响。
上塔的前一刻,王进又为李敏整理了一下屏蔽服。
吊篮法准确定位
接近0℃的低温,120米的杆塔,巨大的电晕声……对登塔不利的因素有多种,但完全没有影响上塔的速度。不到一刻钟,3名作业人员便沿着只能容下一个脚掌的脚钉,爬到指定的作业位置。王进说:“爬塔只是整个作业的开胃菜,后边的工作才是‘大餐’。”
塔上人员并没有像开展普通带电作业一样,第一时间准备进入电场,而是让地面人员把滑轮组和吊篮传递上去。“传统都是采用‘跨二短三’或者‘软梯法’方式进电场,而这次作业我们采用的是‘吊篮法’,只有先在塔上找到最佳的距离位置,让吊篮在向下摆动的过程中恰好达到与作业导线相对平行的位置,才能让作业人员顺利进入电场,这个位置的选择必须异常谨慎。”工作负责人徐元超介绍了其中的“奥秘”。
王进也谈起吊篮法的“实战经验”:“距离不够,作业人员不仅进不了电场,还可能因安全距离不足导致放电;距离太大,则会导致人员难以接触导线进行等电位作业。”一刻钟后,徐元超的对讲机终于响起了“准备完毕,请求进入电场”的报告。此时,所有人都抬起头望向百米高空。
简单“抛物线”藏玄机
随着一道橙色弧线划过天空,坐在吊篮里的李敏用手中的电位转移棒稳稳地勾住子导线,迅速从吊篮“转移”到导线上。现场安全监督人、山东电力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主任韩正新介绍:“这个看似简单的摆动,最考验团队配合及个人技巧。”
一个简单的“抛物线”动作也蕴藏着“玄机”。绳子向下摆动的速度掌握在塔下作业人员的手里。放绳子的速度过快,会让整个吊篮的初始速度变快,增加等电位作业人员撞线的风险;放绳子的速度过慢,则会让吊篮在摆动到一半时停在半空,增加在高空晃动和反复放电的风险。
“由于作业离我们100多米,又有巨大的电晕声,我们听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其实,在作业过程中,塔上人员一直在沟通。李敏会根据距离导线的远近,向其他作业人员发出继续放绳子或停止放绳子的指令,在距离铁塔2米左右的位置,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力,让自己以最舒服的速度进入电场。这才是‘吊篮法’进电场的‘正确打开方式’。”看到李敏成功进入电场后,一直神情紧张的王进终于松了口气。
完美应对高空考验
对于成功进入电场的李敏来说,带电导线上的工作依然不轻松。
特高压的八分裂导线将前后左右的空间“压缩”到不足40厘米,“人高马大”的李敏在这样狭窄的空间里行走似乎有些吃力。不过,经过短暂调整,他很快适应了“特高压节奏”,“凌波微步”般在摇晃的导线上快速前行,在作业位置灵活地“辗、转、腾、挪”。
作为“过来人”,王进对李敏现在的处境感同身受:“刚进入电场肯定会不适应。以前开展±660千伏作业时,一进电场就像有无数蚊子在身上咬,特别难受。1000千伏电压等级那么高,这种感觉会更强烈,只有在线上作业的人才能体会。带电作业克服的不仅是高空恐惧,还有强电场对身体的考验。”
徐元超也表示:“接触1000千伏带电导线瞬间产生的电弧及巨大的放电声,即便是我们这些经过专门训练的人也会感到害怕,需要适当地调整心态,所以李敏今天的表现堪称完美。” 半小时后,完成全部作业内容的李敏开始走向挂在导线上的吊篮。随着“作业完成,请求退出电场”的汇报,百米高空中又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吊篮稳稳地回到初始位置。
对于山东省首次特高压交流带电作业,韩正新评价道:“此次带电作业不仅消除了特高压线路上的缺陷,提升了电网安全运行水平,还锻炼了队伍的实战能力,为山东电网开展特高压交流带电作业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全面展现了山东电力快速准确的应急响应能力,为加快推进‘特高压入鲁’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