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or Bolshinsky(以下简称“Bolshinsky”): 相比于之前的返还项目,加纳项目是非常不一样的。首先从技术层面看,之前我们开展的项目,都是将高浓铀部分返还,比如将燃料组件单独返还。加纳项目要处理的是整个反应堆的堆芯返还,同时,还要将新的燃料组件以及乏燃料组件统一运输,这也是没有先例的。该项目也是中国和加纳首次进行相关高浓铀返还项目,双方之前都没有任何相关经验,在各项活动的取证和审批方面都有许多工作要开展。除此之外,这次采取的是空运方式运输高浓铀,到目前为止这也是唯一的一次。
可以说,加纳项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我们取得的突破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些经验对后续项目的开展有积极影响。这也是本次会议我们重点总结加纳项目的重要原因。
记: 刚刚您也提到,这个项目是非常复杂的,而项目最终取得了成功,您如何看待各方的作用?
Bolshinsky: 可以说,加纳项目中任何一方的角色都不可或缺。举几个例子,俄罗斯在项目中提供了微堆堆芯的容器,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空运来装乏燃料的容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容器体积较大,俄罗斯还设计了专用拖车,让拖车直接开入运输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整个流程更加安全,美国还做了一些测试。这些测试并没有在加纳本土进行,而是选择在捷克。测试成功后,我们再把技术应用在加纳项目。可以说,整个运输过程中,安全是非常有保障的,即使发生坠机,也不会产生任何放射性物质外泄。
中国作为接收方,不但要对容器和整个流程履行批文程序,堆芯储藏的设备也由中国设计,换堆芯也是由中国负责的。这些工作也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记: 加纳项目从2014年开始,2017年成功完成,可谓是非常高效。在这种多方合作项目中,如何保证项目快速有效开展,有无成功经验值得推广?
Bolshinsky: 加纳项目最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团队合作精神。美国、中国、俄罗斯、捷克、IAEA、加纳彼此之间都是携手同心,一起来完成这个项目。每隔两个月我们都会在不同的地方,比如在奥地利维也纳的IAEA总部、中国北京、加纳阿克拉召开会议,来共同讨论工作进度,如果出现问题就共同解决。最重要的就是,各国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愿,那就是减少核扩散的威胁,大家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
记: 在加纳项目成功的基础上,各方总结经验,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合作模式,即“加纳模式”。我们知道,后续还有相关的微堆低浓化工作即将开展,您认为“加纳模式”的运用前景如何?
Bolshinsky: 今年秋天,我们将会在尼日利亚开展微堆高浓铀返还工作,之后可能还会继续在巴基斯坦开展相关工作。我认为加纳项目的经验毫无疑问是可以复制到尼日利亚项目中去的。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项目都是微堆,用的运输容器也是一样的;另一方面,尼日利亚项目也是采用空运的方式,使用的运输机也是同一机型。
我们也希望尽量使用之前的团队。中国的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公司、原子能院等在加纳项目中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也希望能继续保持合作。
当然,尽管有这么多相似的地方,但这两个项目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继续去克服困难。比如说由于这两个堆的堆型设计不太一样,在一些具体的、小的辅助设施方面会有改变。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尼日利亚本身没有核燃料和堆芯转移的经验,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申请批文到具体执行,对他们来讲都是陌生的。
另一个不同的地方是,尼日利亚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日间进行,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培训和协调工作。当相关的容器抵达尼日利亚,当天就要把乏燃料装在容器里运到机场,通过飞机运到中国。整个过程只有八九个小时,最多要在十个小时之内全部完成,时间非常紧迫。同时,中国作为接收方,也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也期待着将这项工作顺利完成。(葛维维 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