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泰滩涂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喜迎丰收

2018-07-26 11:29  浏览:  


这个超级农场还养了8000只鸭子。蔡宽元 摄


今年年初种下的300亩早稻喜获丰收。蔡宽元 摄


4500亩滩涂盐碱地成滩涂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 胡志钦 摄

昨天上午,乐清城东街道正泰农光互补150兆瓦光伏发电基地上,收割机正对基地里300亩早稻进行收割。看着金黄的稻穗丰收的景象,亲手种下水稻的汪学尧激动不已——3年来的风吹日晒终于换来了成果,而付出的代价是他从一个白面书生晒成了黝黑的庄稼汉。而随着基地首次丰收,这个滩涂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终于名副其实,盐碱地不仅能发电,还成了千亩良田。

“沧海桑田” 4500亩滩涂盐碱地用时3年成良田

2015年,正泰集团出资15亿元,向乐清市政府租下了城东街道沿海的一片滩涂盐碱地,面积达4500亩,计划建成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正泰集团子公司泰隆农业开发公司负责基地的农业开发工作。

光伏发电基地负责人李向锋告诉记者:“3年前,这里基本上都是淤泥和成片的杂草,根本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之后,正泰集团投入资金建成光伏发电设施,并通过农业专家的现场指导对农田进行全方位的改造。目前,他们在4500亩滩涂上打下了10万根桩基,并交叉种植了各种农作物,比如专门引进的“袁隆平海水稻”等优良耐盐碱作物。目前这块盐碱地已经变废为宝,既能太阳能发电,又能耕种农作物。

但是“沧海变桑田”这个过程也是非常曲折,据工作人员介绍,盐碱地不平整,造田成本高;土壤盐度大,洗盐难;光伏设备导致不能大面积机械化作业,目前造田和耕种70%靠人工进行,这些都是改造过程中的难点,但是通过3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这些问题都已基本克服。

“超级农场” 300亩水稻喜丰收农场已初具规模

昨天,记者在基地看到,今年年初种下的300亩早稻已经成熟,饱满的稻穗随着微风沙沙作响,而收割机正在田地里飞快地收割,田间地头上方是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面板,正在将阳光变成源源不断的电源。

彩色水稻、莲藕、芋艿、辣椒、西瓜、南瓜、茭白……在这个基地里都能见到成片的身影。面积大、种类多,目前这个超级农场已初具雏形,预计明年4500亩改良土地将全部种上农作物。

“我们还养了一个‘师’的鸭子,数量达到了8000多只。不过养鸭并不是为了吃鸭肉,而是为了让基地里的养料能立体循环起来。”据泰隆农业开发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鸭子可以吃掉农田里的害虫,鸭粪则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

记者了解到,目前收割的300亩试种的早稻,每亩的产量达到了600~800公斤,略低于普通农田的产量,接下去基地将通过引进优良“海水稻”品种和改良技术提高亩产量。

“光伏发电”年发电1.7亿度可供7万户居民用一年

该基地水稻试种已获成功,但其最重要的功能仍是光伏发电。据了解,该工程2015年动工兴建,2016年11月建成并入国家电网,目前年发电量达到1.7亿度,能满足7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据该基地负责人李向锋介绍,目前正是夏季阳光最充足的发电高峰期,目前一天发电量能满足近20万户普通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相对于传统的火电站,我们这个太阳能光伏发电是非常清洁的,几乎没有污染。”他告诉记者,生产同样的电量,光伏发电每年可以节省4.7万多吨煤炭,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万多吨,并且对周边水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首个滩涂农光互补发电基地,需要在都是淤泥的盐碱地上打桩,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淤泥和其他土地桩基不同,为了确保稳固,我们的桩基深度都在6.5~10米之间,难度可想而知。”李向锋表示,目前正泰集团已经在全国建立了多个这样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而乐清的基地目前是全市规模最大的。

“立体开发”除了发电和农业还将开拓第三产业

目前,该基地的发电和农业都已步入正轨。接下去,该公司还将对基地进行立体开发,争取引入第三产业。

“我们目前在衢州江山的同类型基地规模有7000余亩,已经形成良好的一二三产业立体开发和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向锋表示,今年4月份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到基地考察时,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要借鉴江山的经验,积极引入第三产业。

“江山基地距离当地著名风景区江郎山景区只有2公里,园区内种植着大量中草药,是华东最大的中草药种植基地,有一个大型的农业观光园,园区内还有一条自行车比赛专用道,该基地作为浙江省全力打造的特色小镇——光伏小镇,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观光旅游。”李向锋表示,乐清基地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建成,目前公司已有将江山成功的经验复制过来的意向,届时,将实现基地的立体开发。

乐清城东街道一位负责人表示,该基地目前基础设施等方面已趋于成熟,对于基地未来打算引入第三产业,街道大力支持并会积极引导。他认为,引入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不仅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也将带动当地周边的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两会前瞻 |“碳中和”将成为核心议题

两会前瞻 |“碳中和”将成为核心议题

2021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即将召开。在“3060”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本次两会代表委员们的两会议题也集中围绕着“碳中和”的话题展开。不仅光伏、风电等“传统”可再生能源话题不断,更有氢能、地热、绿证等新话题开始受到关注。当然,油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安全有序发展,依然也是项管代表委员的关心议题。
哈萨克斯坦政府正在推动落实《绿色经济转型构想》

哈萨克斯坦政府正在推动落实《绿色经济转型构想》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哈萨克斯坦的国家战略。2009年哈通过了《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法》,成立可再生能源融资结算中心,为相关项目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全国各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设了一大批风力、水力、生物质和光伏发电站。
特变电工新能源云端邀您观看“光伏+高速公路”示范项目

特变电工新能源云端邀您观看“光伏+高速公路”示范项目

“光伏+高速公路”是指,将光伏发电技术与高速公路系统集成,利用高速公路系统中公路占地、路肩、匝道、隔离带等自有空间,以及服务区建筑屋顶、停车棚、围墙等设施空间布置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将产生的清洁能源应用于桥隧照明通风设施、服务区等公路系统用电设施当中或输出到电网系统中。‍
晶澳科技再次豪掷50.24亿元扩产能!

晶澳科技再次豪掷50.24亿元扩产能!

3月1日,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同意公司下属子公司包头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于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内建设年产20GW拉晶、20GW切片项目,项目投资总额50.24亿元。
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水电,成为青海省内第一大发电电源

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水电,成为青海省内第一大发电电源

记者从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2月份,青海省内总发电量65.54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发电量23.12亿千瓦时,占比35.27%,新能源发电量26.27亿千瓦时,占比40.09%,同比增长43.99%。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水电,成为青海省内第一大发电电源。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