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助推煤炭行业生态重塑

2018-08-08 14:16  浏览:  

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预计到2030年,煤炭消费量仍将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5%左右。可见煤炭在我国能源供给中的地位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但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却日益突出。对于煤炭行业而言,未来如何更好地利用金融工具进行行业投融资,促进行业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煤炭绿色生态发展论坛上,来自经济学界、金融行业、煤炭行业的专家和学者就如何在窗口期实现煤炭产业转型、实现煤炭绿色生态发展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指导。其中,绿色金融成为本届论坛关注的焦点之一。

绿色金融指的是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领域提供的金融服务。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困扰全国经济运行的重要问题,绿色金融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控制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以及推动“僵尸企业”有序退出等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曾发布《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该意见的核心是“支持优质企业、稳住困难企业、退出‘僵尸企业’”。对于技术设备先进、产品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于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的落后企业,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等方式,积极稳妥推动“僵尸企业”退出。

面对全球气候问题,绿色金融也可以助推煤炭行业向清洁绿色化发展。要知道,煤炭完全可以清洁化利用,关键看如何利用。以煤炭消费量占比最大的电煤为例,煤炭利用中除尘效率已高达99.7%,最好可达到99.9%。另外,经过超低排放改造,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已低于天然气利用排放标准。由此可见技术已经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如何推广与应用。比如原煤清洁化、工业锅炉及窑炉改造升级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融资的资本导向能够引导煤炭产业向绿色清洁化发展。

同时,绿色金融可以帮助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在中国,绿色金融并不排斥煤炭。”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提出,煤炭产业转型过程中可借助绿色金融的力量。据了解,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余热暖民等余热余压利用、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提升改造、煤炭石油等能源的高效清洁化利用,都明确列在国内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中,得到绿色金融政策支持。

目前,市场上多数投资机构闻煤色变,认为与煤炭挂钩的产业均是“夕阳产业”,不敢轻易涉足。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的认知和资金的支持。如何打破社会对煤炭“污染”的僵化思维,如何赋予煤炭更多绿色理念,是行业必须探索的重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碳中和”目标驱动亚太地区 绿色投资将持续增长

“碳中和”目标驱动亚太地区 绿色投资将持续增长

在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亚太地区可持续投资正在起飞。调查显示,未来亚太绿色投资进程将有所加快,绿色投资将持续增长。
新能源客车行业风头无两,“投资换市场”还行得通吗?

新能源客车行业风头无两,“投资换市场”还行得通吗?

客车行业中,以投资换市场的戏码仍在上演。前几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着实诱人,让鲜有人关注的客车行业成了“香饽饽”,大量客车圈外资本蜂拥而至,投资入股、借壳上市、圈地建厂……一时间,新能源客车行业风头无两。
跨国公司争相布局中国能源市场

跨国公司争相布局中国能源市场

鉴于中国已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许多跨国公司意识到,中国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企业要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必须加快调整业务布局。在供给侧,不少跨国能源企业选择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加快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在力保能源供应的同时减少排放;在需求侧,能效管理市场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电气化与数字化作为公认的能效管理主流方向成为相关行业企业的必争之地。
国家电投成功发行首批“碳中和”债券

国家电投成功发行首批“碳中和”债券

本次“碳中和”债券的推出是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践行国家“3060”碳中和目标、落实国家领导人关键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碳中和债”是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子品种,相较于一般绿色债务融资工具适用于节能环保、污染防治等较为广泛的绿色用途,“碳中和债”的募集资金用途更为聚焦,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
“云”为桥、“网”为媒:黑龙江“煤电基地”宝清云签约50多亿元

“云”为桥、“网”为媒:黑龙江“煤电基地”宝清云签约50多亿元

18日是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被誉为黑龙江省"煤电基地"的双鸭山市宝清县以“云”为桥、以“网”为媒,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了2021春季招商项目云签约仪式,共签约11个项目,签约总额达50多亿元,实现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开门红”。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