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全球锂电池储能系统部署容量将每年增长55%

2018-08-27 16:34  来源:中国储能网  浏览:  

如今,业界人士达成了一个广泛的共识,即未来几年世界将部署更多的电网级储能系统,但很少有人知道到底部署多少容量。

行业媒体GTM Research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出一个新预测:未来五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部署容量将每年增长55%。

换句话说,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将从2017年的2千兆瓦时增加到2022年的18千兆瓦时,将增长8倍以上。

这种增长从一个规模很小的基础上开始的,相比之下,电动汽车销售仅在2017年就产生了112千兆瓦时的电池需求。然而,随着年增长率达到55%,电网级储能系统将足以提高和改变全球电气系统的性能。

美国将继续在电池储能系统部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次为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美国各州现在投入的投资包括早期的电池储能项目、市场改革和储能规定,并将在未来几年产生更大的成果。

尽管美国的电网规划在各州都有很大差异,但这项开创性的工作使美国各州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跟进。而中国和韩国等国家制定的集中政策可以让电池储能系统得以迅速发展。

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趋势使电池储能系统加速部署成为可能。而电动汽车电池的市场需求刺激了电池生产设施的大规模扩建,从而降低了电网应用的电池成本。

同时,相关技术的实验室研究通过采用阳极、阴极和电解质材料的最佳组合,继续提高能量密度。一旦电动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多年,它们产生的废旧电池将成为便宜的二手固定电池储能设备。

到目前为止,储能系统成本限制了其在电网上的使用,除非在少数特殊情况下。随着成本的急剧下降,其更广泛的用例将变得具有吸引力。在同一时期,风能和太阳能的增长趋势将增加储能系统的资产价值。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电池储能系统的涌入对电网其余部分的影响。

例如,澳大利亚第一个大型电池储能系统已经降低了其关键电网服务市场的价格。根据去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到2025年,在澳大利亚部署的电池储能系统将会开始取代新的和现有的天然气发电厂,然后将在2035年之前开始挑战可以产生大量电力的天然气发电厂。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法者计划在2045年彻底淘汰化石燃料生产的电力,在这种情况下,电池储能系统厂商肯定会成为提供灵活容量的主要供应商。

电池储能系统的部署和成本下降能否在不耗费大量成本的情况下有助于脱碳工作是另一回事,但这种趋势至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国网湖南孟庆强:构建“新能源+储能”协同发展模式

国网湖南孟庆强:构建“新能源+储能”协同发展模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庆强表示,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积极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推动者”。为此,国网湖南电力积极服务能源转型,大力推动构建“新能源+储能”协同发展模式。
动力电池与底盘高度集成是大势所趋?

动力电池与底盘高度集成是大势所趋?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宁德时代中国区乘用车解决方案部总裁项延火透露,该公司将于2025年前后正式推出高度集成化的CTC(Cellto Chassis)电池技术。
储能牛年牛”转乾坤可期 百亿级投资项目频现

储能牛年牛”转乾坤可期 百亿级投资项目频现

进入2021年,电池头部企业扩产步伐仍未见止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粗略统计发现,前两个月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能源、亿纬锂能、欣旺达等电池企业纷纷加码投资,其中更有百亿级投资项目频现,前两个月统计在内的企业公布投资金额总额已达796.37亿元。
2021年预测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2021年预测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2021年锂电池新能源行业“牛”转乾坤可期。锂电池的火热就不用多说了,锂电池在传统领域主要应用于数码产品,在新兴领域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储能领域。电池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仍然被各大机构长期看好,可以预见,2021年电池新能源行业多个细分行业将迎来高成长发展新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我们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钠离子电池就是首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我们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钠离子电池就是首选

目前,在钠离子电池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推进速度等方面,中国企业都处在国际领先地位。中国有机会引领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钠离子电池产业化。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