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煤炭将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制剂

2018-09-11 1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煤炭,煤炭是一种燃料,更是一种能源,未来将是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制剂。”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常务总裁杨勇如是说。

“当然,要利用好煤炭这种宝贵原料,提高煤炭的高附加值,使之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制剂,需要较强的技术转化。”杨勇补充说。9日,在第八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8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行的现代煤化工暨新一代煤制乙二醇产业研讨会上,众多科研机构与业界专家学者,就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权威数据表明: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长期在65%以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则指出,中国目前的煤炭消费方式不尽合理,由于主要以燃烧方式为主,尤其是大量的散煤燃烧,使得煤的消费成为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等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改变煤炭的消费方式,实现煤炭消费革命,大力发展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势在必行。”李寿生说。

而通过技术转化,提升高煤炭附加值利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探明了方向。李寿生介绍,“十三五”以来,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气为主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无论在工程示范方面,还是在产业化推广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齐涛亦表示,在煤的清洁利用方面,中科院围绕核心技术,在煤炭技术转化的多个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也形成了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家多项技术空白,取得了重大成果。

针对煤炭清洁利用以及现代煤化工高质量发展,李寿生建议,需要大力推进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发展,扎实推进现代煤化工创新发展,着力推进现代煤化工绿色发展以及积极推进现代煤化工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研讨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正式宣布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煤制乙二醇技术(NCTEG)千吨级中试工业试验符合考核要求,标志着新一代工业乙二醇产品成果向大规模产业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将有力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

贵州是中国长江以南,煤炭资源储量最大的省,素有江南“煤海”之称。2016年,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与贵州兴仁县达成合作,依托该县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建设了年产6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和能源清洁综合利用科研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姚元根表示,随着新一代煤质乙二醇技术通过考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兴仁年产6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将加快建设投产,将对实现清洁用煤和高效用煤,以及实现就地就近煤炭资源的高效转化,延伸煤炭的产业链条,推进贵州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以区域能源革命为抓手,协调推进能源革命与区域发展

以区域能源革命为抓手,协调推进能源革命与区域发展

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面对的重大议题之一。虽然各地区在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区域内存在不同类型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
“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退出煤矿约5500处

“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退出煤矿约5500处

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步伐加快。截至2020年底,全国燃煤电厂完成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9.5亿千瓦,占全国燃煤电厂总装机的76%左右;散煤综合治理和煤炭减量替代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散煤用量消减超过2亿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

3月3日,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煤炭产量39亿吨,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全国煤炭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左右,建成智能化煤矿1000处以上。培育3-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组建10家亿吨级煤炭企业。
自然资源部举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成果发布会

自然资源部举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成果发布会

十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不断完善自然资源政策、强化创新驱动,组织有关方面推动找矿突破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方面情况,今天,我们有幸邀请了自然资源部地勘司司长于海峰、科技部社发司二级巡视员徐俊、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副主任覃家海,请他们三位领导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中国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为什么卖出了“土”的价格?

中国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为什么卖出了“土”的价格?

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 中国稀土没卖出“稀”的价格,卖出了“土”的价格,就是因为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使得这种宝贵的资源浪费掉了。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