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我国西南区域依然是水电增长的重要区域,四川、云南两地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86万千瓦、200万千瓦,其他区域增速则相对较缓慢,部分省份甚至出现了下降。如福建省,受到环保政策影响,部分水电站退出,该省水电装机容量同比下滑9万千瓦。另外,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步伐加快,广东、山西增长较快,增幅分别达到79万千瓦、60万千瓦。另外,上半年,我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出现了普遍下滑的现象,全国下降的省份高达19个,其中福建、湖南、江西下滑幅度高达827小时、434小时、451小时,较为罕见。
据今年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显示,长江电力、川投能源、桂冠电力等公司的净利润均超10亿元。
多家水电上市公司
净利超10亿元
8月30日晚间,长江电力公布了今年半年报,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92.10亿元,同比下滑0.42%;净利润85.22亿元,同比增长5.15%;每股收益0.39元。报告显示,公司以大型水电运营为主要业务,运行管理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4座巨型电站。上半年发电量813.18亿千瓦时,占全国水电发电量的17.61%。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梯级枢纽先后迎来长江4场次洪水,第2号洪水峰值达到60000立方米每秒。长江电力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洪水资源化利用调度,通过加强设备巡检维保,合理安排低谷消缺,全力以赴保障机组“长周期、满负荷、不间断”运行。
据统计,长江电力梯级四座电站8月份发电量比7月份增发9.33亿千瓦时,刷新了2014年9月发电298.15亿千瓦时的记录。
桂冠电力中报显示,公司2018年1月份至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47.52亿元,同比增长18.27%;电力行业已披露半年报个股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8.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7亿元,同比增长81.22%,电力行业已披露半年报个股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7.47%;公司每股收益为0.21元。公司表示,水电企业发电量同比增长及收购电源资产合并电量带来电力销售收入增长;持续降本增效,公司经营成本下降。
另一家净利润破亿元的水电公司川投能源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下滑3.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642元。上半年,公司控股企业实现发电量1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6%;发电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四川省用电需求得到改善,形成了较好的电力消纳环境;二是主要控股发电企业田湾河公司充分发挥了仁宗海水库库容调节能力,发电用水增加。
不过,虽然行业内各公司盈利情况良好,但闽东电力仍然出现了9335.35万元的亏损。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61.23%;电力行业已披露半年报个股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1.21%;电力行业已披露半年报个股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8.77%;公司每股收益为-0.20元。
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宁德市区域内降水量较上年同期减少,公司下属电站各水库存水量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导致水力发电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公司房地产确认的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导致了房地产确认的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受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公司确认的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拥有32%股权的参股公司)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
水电发电量
相对稳定
有分析人士称,一个水电站的理论发电量主要取决于所处流域的资源禀赋。我国主要水电基地的流域开发归属权主要分配给了五大发电集团以及三峡集团等行业龙头,因此政策层面决定了每个公司运营水电机组的盈利能力。
受用电需求减缓及发电装机增速较快的影响,2007年以来我国发电机组利用小时逐步下行。由2007年的5011小时下滑24.5%至3785小时。其中火电和核电的利用小时下滑比较明显,火电由2007年的5316小时下滑至2016年的4165小时;核电由2009年的7716小时下滑至2016年的6504小时。2007年至2016年,水电利用小时相对稳定,在3000小时至3700小时区间波动。
电改9号文提出有序放开发用电,中短期内利空火电。对于存量煤电机组,2017年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2018年以后逐步扩大市场化电量比例;对于电改9号文发布后核准的煤电机组,原则上不再安排发电计划。水电作为优先上网的清洁能源,不存在政策层面的利空。各水电机组利用小时主要由各地的降水量和流域来水量决定。
而目前,我国水电公司的业务也并不止局限于国内,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提升水电“走出去”的质量,加快我国水电技术、标准、装备“走出去”,尤其是深化与孟印缅巴尼等重点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家河流规划及其梯级的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借助“一带一路”良好机遇,我国水电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海外投资水电项目的成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