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希望向华供气还要互换货币

2018-09-19 15:24  浏览:  

尼日利亚液化天然气公司(NLNG)在今年8月份表示,将在今年12月前确定第7条生产线的投资方案,这意味着尼天然气产量将大幅提高。随着美国天然气退出了中国市场,以及去年“气荒”给人民带来的“惊吓”,尼日利亚天然气的增产无疑会给中国注入“强心剂”。

尼日利亚项目费用不够?中国增加投资

目前,尼日利亚天然气公司已经有六条生产线,年产量为2200万吨天然气。尼日利亚近几年出口保持在230亿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一份数据显示,尼天然气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由11%下降为8%。如果再投资70亿美元新建第七条生产线,天然气的产量将会达到3000万吨,成为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

然而与设想不符的是,刚刚经历了油价大跌的尼日利亚,其国内经济还未完全痊愈,想要建设一个70亿美元的项目,是哪来的勇气?

所谓“山人自有妙计”,按照尼日利亚的一贯做法,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都是靠吸引外资来解决。据统计,尼日利亚国内有95%的油气开发项目都是通过向国外求助才得以存活。今年7月,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NNPC)与中国方面会晤后表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愿意为尼日利亚现有的石油和天然气业务再投资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5亿元)。

尼日利亚油气资源丰富,一直是中国企业投资的“宠儿”。据了解,中海油前后在尼日利亚的油气开发上共投资了170亿美元;中石油和中石化与尼日利亚分别签订了EPC合同和全额收购了价值72.4亿美元的Addax(西非最大的独立油气开采商)在尼的所有资产。

西方认为尼日利亚投资环境不景气,中国却与尼日利亚愈发亲近

值得一提的是,尼日利亚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国际化程度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石油公司长期在尼日利亚油气生产占据主导地位。仅壳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道达尔和阿吉普五家石油公司,在尼的产量就占据尼石油总产量的83%。而中资石油公司及当地石油公司的石油作业产量仅占14%。

尽管油气储量极大,但尼日利亚国内缺乏完善的天然气管道,设施炼油能力有限。此前由于全球石油价格大跌,西方石油公司意识到尼日利亚的石油投资成本上升,以壳牌为首的西方石油公司正在加快剥离在尼资产。而中国看中的是,尼日利亚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天然气储量全球前十,增长潜力巨大。因此在尼日利亚的投资有增无减。

不仅是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也有巨额的投资。风物长宜放眼量,虽然能源投资回报较慢,但尼日利亚油气储量丰富,必然能为中国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提供坚实的保障!这对中国来说是“一石二鸟”,不仅帮助了尼日利亚,也有利于我国摆脱天然气短缺的局面。

近些年中国跟尼日利亚经济合作程度加深,中国还成为了尼日利亚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今年4月,尼日利亚与中国在北京签订了为期3年的150亿人民币或720亿奈拉(尼日利亚货币)的三年期互换协议。这也就意味着中尼两个在进出口货物时,可以绕过美元了。随着两国在天然气领域合作的深化,可以预想,未来尼日利亚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习近平同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就中尼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习近平同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就中尼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10日同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
尼日利亚《石油工业法案》进入审批!

尼日利亚《石油工业法案》进入审批!

《石油工业法案》或将有效改善该国石油和天然气投资环境。尼日利亚拥有非洲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而外资吸引力显著不足。
尼日利亚石油日产量下降至117万桶,创历史新低

尼日利亚石油日产量下降至117万桶,创历史新低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周四发布报告称,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国减产,尼日利亚石油日产量从2020年11月的133万桶/日下降至12月的117万桶/日,创历史新低。
2020年尼日利亚农村电气化计划(NEP)取得成效

2020年尼日利亚农村电气化计划(NEP)取得成效

据尼日利亚《今日报》12月31日报道,2020年尼日利亚农村电气化(NEP)取得成效,已有部分未通电的农村社区安装上了太阳能电网。凭借世界银行3.5亿美元借款,以及非洲开发银行2亿美元的资金,尼日利亚农村电力署正在不断推进农村电气化计划。
31年外交传统彰显中非情深

31年外交传统彰显中非情深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4日开始对尼日利亚、刚果(金)、博茨瓦纳、坦桑尼亚、塞舌尔5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外长自1991年以来连续第31年新年首访前往非洲。在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当下,中国外长坚持传统,不远万里访问非洲,彰显了中非患难与共、相互扶持的兄弟情谊。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