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中东公司哈法亚项目CPF3成功投油

2018-09-26 15:38  浏览:  

9月20日5时55分,位于伊拉克米桑省阿玛拉市东南部的哈法亚油田第三座中心处理站(CPF3)高低压火炬成功点燃,13口采油井阀门开启,油气顺利进入生产处理系统。这标志着CPF3首次投油成功,哈法亚油田将新增20万桶原油日处理能力,达到40万桶,中国石油中东油气合作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哈法亚油田发现于1976年,是伊拉克七大巨型油田之一。2009年12月,中国石油以作业者身份,携手道达尔和马来西亚石油公司,拿下该油田开发生产服务合同。哈法亚项目共分为三个阶段开发建设:2012年6月,一期年产500万吨原油项目建成投产;2014年8月,二期年产1000万吨原油项目投产;2017年4月18日,哈法亚油田三期工程CPF3详细设计HAZID、HAZOP及SIL完成研究,5月24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哈法亚三期项目是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包括原油中心处理站(CPF3)及配套系统项目,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建。2000多名中伊项目建设人员克服伊拉克自然条件恶劣、项目工期紧、设备清关难等困难,围绕打造一流国际化项目的战略部署,快速稳健推进产能建设进程,提前70多天实现CPF3首油进站,为哈法亚建成2000万吨级现代化大油田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助力中国石油将中东地区打造成“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的“旗舰”具有重要意义。

哈法亚项目是伊拉克战后重建以来一次性建成的、产能最大的中央处理站项目。深藏地下的石油宝藏在中油国际中东公司哈法亚项目的技术攻关和高效开发下,给伊拉克政府和人民带来了石油收入,提高了当地经济和百姓生活水平,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伊拉克政府对哈法亚项目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尤其称赞一期、二期、三期油田产能建设均比合同规定时间提前完成;对油田生产基地建设表示满意,同时希望哈法亚油田管理者进一步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建成米桑省石油城。

伊拉克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石油在中东地区最早开展能源合作的国家。经过10年耕耘,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能源合作发展势头良好,有关能源项目顺利推进。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中伊两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石油紧紧抓住机遇,巩固和扩大先发优势,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唱响海外合作“好声音”,合作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油气合作再上新台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两会能源最强音 | 刘汉元:加快碳中和进程

两会能源最强音 | 刘汉元:加快碳中和进程

刘汉元代表谈到,当前,光伏发电已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方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条件,成为了全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
面对今年外贸形势企业将迎来哪些“政策红包”?

面对今年外贸形势企业将迎来哪些“政策红包”?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当日召开的“加快商务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布会上进行了回应。
外交部: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

外交部: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

华春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发展的“一带一路”,更是绿色的“一带一路”。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与相关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发展目标。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是中方在“一带一路”电力合作的主要领域,帮助东道国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方向加速转型,带来了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中欧班列见证“一带一路”8年巨变

中欧班列见证“一带一路”8年巨变

2月12日下午,一列满载电子、机电等产品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平湖南站,奔赴13438公里外的德国杜伊斯堡,这是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出的第40趟中欧班列,较去年同期增长471.4%。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

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在东盟对话伙伴中,中国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同东盟商谈建立自贸区,第一个明确支持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