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核电市场上,中俄的存在感正在提高。数据显示,2000年之后全球投产的核电机组中,约6成由中俄两国企业负责。另外,由于盈利情况恶化,美国接连有核电机组停止运行,欧洲的“脱离核电”动向也在增强。
中俄攻克核电技术难关,将核电站卖到其他国家
目前,核电是唯一能够大规模替代火电的基础能源,相对于火电发电方式,核电具有不排放污染气体、能源转换效率高等优势,相对于水电和风电等能源,核电又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发电稳定。因此,各国在发现以上优势之后,都争先恐后要攻下核电技术这一城池。
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22日报道,目前中国规划中的核电机组超过150个。中国企业还在英国推进核电站建设计划。中国以美法的压水反应堆(PWR)为基础,自主开发了第3代核反应堆“华龙1号”,现已确定向阿根廷和巴基斯坦等国出口。据了解,一座“华龙一号”核电站的出口效益相当于售出200架中型飞机。
俄罗斯在核电领域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虽然俄罗斯在数量上比不上中国,但是也投产了15座机组,占全球的近2成,此外,俄罗斯还计划在2019年投产全球首座海上核电站。俄罗斯如火如荼地发展核电技术,除了应对本国需求,还为了向电力需求旺盛的中东和亚洲推销。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今年7月,俄罗斯原子能公司签订了35个核电机组订单,占全球新增核电机组建设项目的67%。
中俄两国扩大合作如虎添翼,欧美各国却走向衰落
中国与俄罗斯作为掌握世界核电技术的佼佼者,此前在核电合作上强强联手的成果也令世界惊叹。据了解,中俄已经合作建成的田湾机核电组,如今1、2、3号机组运行稳定,4号机组也于2018年10月建成。其中,2号机组2017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综合指数为100分,在世界VVER核电机组中排名第一。
6月9日,中俄两国签署了合同总金额超200亿元人民币的核电合作项目,项目总造价超千亿人民币。这是迄今为止中俄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中俄两国不断在这一领域深化合作,并扩大市场份额,欧美国家却出现了脱离核电潮流。
在美国,运行了49年的最古老核电站Oyster Creek核电站于9月停止运行,仍在运转的商业核反应堆剩下98个;而自从发生核电事故之后,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各国正在考虑如何逐步退出核电圈。
欧美想着在核电领域上演“断舍离”,或许与他们的投资成本居高不下有关。4月20日,全球能源和工程公司(ETI)报告,美国核电投资成本高达12000美元/千瓦,而法国、芬兰、英国的投资成本也在8000-10000美元/千瓦之间。相比之下,俄罗斯核电投资平均成本在4000美元/千瓦以下,而中国4台机组的投资成本区间在2000-5000美元/千瓦。
2月22日,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简称IEA)署长比罗尔(Fatih Birol)表示,预计未来20年,中国核能发电量将增加两倍多,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核电国。美欧在核电领域的优势地位下降,中俄却强势崛起,相信在中俄两国珠联璧合之下,未来必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写国际核电市场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