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11月27日发布《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称,根据国内产业发展情况,自2019年1月1日起,取消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等装备的免税政策,生产制造相关装备和产品的企业2019年度预拨免税进口额度相应取消。
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业内成为“二代加”技术。业内专家认为,本土核电设备商或受到替代因素带来的利好。另外,政策从侧面释放出信息,三代核电机组等先进机型相关设备进口优惠政策并未改变,因此,国家鼓励发展先进核电机组的态度鲜明。
一位长期关注核电行业的券商分析师认为,随着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不断提升,进口设备“卡脖子”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理论上讲,这项政策出台后,可替代进口的国内设备生产商将从中获益。
不过,核电产业发展优先考量的是安全性指标而并非成本。国产核电设备制造要完全替代进口仍需要市场的检验和长期积累。
“这个政策整体来说影响不大。”上海核电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二代核电设备国产化比例达到80%以上。目前,公司4个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受到政策影响,分别为田湾核电项目和南非核电项目。部分零件可以选用国内可替代的设备商,部分国内没有生产的还需要进口。不过,目前二代技术的新项目并不多,所以国内项目运行受影响也不大。
相比二代核电技术,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及设备的国产化水平更高。一位核电领域专家告诉记者,我国三代核电依托重大专项,基本实现了自主化、国产化,但二代核电的基础材料,以及运行服务中部分备品备件、燃料组件等需要进口。
上述核电专家表示,这项免税政策的取消主要针对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并没有包含先进核电机型。因此,对核电产业,尤其是三代核电是支持鼓励发展的态度。
目前,我国新建、在建核电项目普遍采用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CAP1400)、华龙一号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代表机型其国产化率均超过85%,关键设备和技术实现了100%国产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一个产业没有必要强调100%国产化。”上述核电专家称,核电产业部分设备在国际市场上可以很方便地采购,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没有必要强调必须国内生产。“当然,除非这会是一项关键的卡脖子的技术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