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交易已达2.7亿吨

2018-11-30 10:30  浏览:  

1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表示,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的制度创新。截至目前,成交量已达2.7亿吨二氧化碳,成交金额逾60亿人民币。在开展碳交易试点的地区,试点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实现了双降,碳市场确实发挥了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地方低碳发展的作用。

2017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的发布启动了我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李高表示, 在碳市场建设中,数据基础非常关键,首先要做好配额分配,配额分配的基础是企业报送数据的质量,一环扣一环。为了加强核查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第三方核查机构的培育和管理,对于发电行业来讲,要进一步发布发电行业的配额分配技术指南。在此基础上,要通过推动发电行业利用指南到企业去进行相关试算工作,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配额分配方案,使它更符合实际情况,为在发电行业率先开展碳交易奠定良好基础。

会议明确,在发电行业率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上,随着整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启动、平稳运行,我国将逐步扩大参与碳市场的行业范围、交易主体范围,增加相应的交易品种。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快碳市场的法规制度、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好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和配额管理工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用碳市场约束互联网巨头碳排放

用碳市场约束互联网巨头碳排放

互联网行业发展至今一直贴着“高端”、“前沿”的标签,与钢铁、水泥、造纸等制造大气污染与水污染的重工业相比,往往被认为是清洁产业。互联网“云存储”、“云计算”等业务在其广告宣传中也常与“蓝天白云”相关联。
02-18
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业低碳发展体系,我国工业节能减碳取得显著成效

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业低碳发展体系,我国工业节能减碳取得显著成效

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不仅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必要手段,对工业可持续发展同样意义重大。
“碳市场”如何影响电力市场?

“碳市场”如何影响电力市场?

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使中国煤炭、钢铁、可再生能源等多个行业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2021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倒计时的开始,也是步入一个更加繁荣多变、绿色可持续的新时代的起点。碳交易市场作为低成本减排的市场化手段,已在全球29个大大小小的司法管辖区运行,可成为中国碳中和目标达成的有效工具。本文将在我国碳市场试点现状、排放权交易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我国碳市场机制未来如何完善三个角度带领大家全面认识碳市场。
倡导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 工信部加快推进工业节能减排

倡导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 工信部加快推进工业节能减排

作为碳排放重要领域,工业的绿色低碳改造引发关注。近日,工信部公示第五批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园区)名单,同时提出加大力度倡导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工业企业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更好推进节能减排。
生态环境部将尽快在线上开展第一单碳排放权交易

生态环境部将尽快在线上开展第一单碳排放权交易

“这项工作从2011年起试点先行,截至2020年8月,7个试点省市碳市场共覆盖钢铁、电力等20多个行业、接近3000家企业,累计成交量超过4亿吨、成交额超过90亿元。”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介绍。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