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上,以山西五大煤企、内蒙古伊泰集团、川煤集团等为代表的11家大型煤炭集团与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中国石化、华润电力等19家用户企业签订了煤炭中长期合同,合同总量为3.1亿吨。
就在交易会前夕,第二大煤炭企业中煤集团与浙能集团、粤电集团、江苏国信集团、利港电力、鄂州发电、深圳能源和绿地能源等7家发电企业签署了为期5年的中长期合作协议。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应在12月上旬前完成2019年合同汇总工作,铁路部门应在12月中旬前完成对跨省区煤炭运力的配置。煤炭产运需企业合同一经签订,必须严格履行,全年中长期合同履约率应不低于90%。
合同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
“陕西要求在12月13日前汇总录入完2019年的中长期合同,最近正在加快签订购销合同。”陕煤化集团运销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相比去年,公司签订的两年以上的中长期合同数量明显提升,合同的价格、数量、煤炭热值硫份等质量以及违约责任等更为细化。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有关工作的通知》,大型煤炭企业签订的合同在2019年价格仍然按照去年确定的“基准价+浮动价”执行,其中下水煤合同基准价仍然为535元/吨,和2018年、2017年的价格不变;而铁路直达煤合同的基准价由两类价格分别加权50%确定,一是下水煤基准价除运杂费后的坑口平均价格,二是供需双方2018年月度平均成交价格综合确定。
在浮动价格上,由煤炭供需企业结合环渤海煤炭价格指数、CCTD秦皇岛港煤炭价格指数、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综合确定。
据了解,中煤集团今年向大客户确定了“3+2”的煤炭供应合同,即将煤炭价格分为2个定价周期,第一定价周期为2019--2021年,其中下水长协基价按照535元/吨为基准,按月调整。第二定价周期为2021年和2022年,签约双方将根据市场走势协商确定价格,如无重大政策调整顺延第一定价周期的定价机制。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称,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陕煤化等大型煤炭企业与主要电力用户相继开展了3-5年的中长期合同洽谈工作,目前电煤签约总额已经超过了11亿吨。
2018年,受南方水电出力不足、全社会用电量回升影响,南方六大电厂日耗一度接近80万吨,而4月以来进口煤限制政策进一步推升煤价,全国煤价一个月涨幅近20%。国家发改委称,在市场煤价出现波动的形势下,中长期合同对稳定供需关系和煤炭价格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根据最新一期的数据,CCTD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炭价格综合指数为580元/吨,大致计算,中煤等大型企业签署的长协合同首月的价格约为542.5元/吨。
在2019年度煤炭交易会召开之前,国家发改委的通知中,也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合同价格机制,除了明确以前提出的“基准价+浮动价”之外,新增季度、月度长协以及外购煤长协定价机制,要求各种中长期合同形式,包括季度长协、月度长协以及外购煤长协等均应按照明确的年度长协价格机制执行,价格原则上应稳定在《关于印发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的通知》规定的绿色区间以内。对外购煤长协确因采购成本较高的,价格应不超过黄色区间上限。
其中,绿色区域为价格上下波动6%以内,即500元--570元/吨,黄色区域为价格上下波动幅度在6%--12%之间,即上限为6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