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超大型船舶快速增长,原油、危化品运输活动不断增加。同时,发生重大海上溢油的风险不断增多。”交通运输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挥协调处处长王洪涌日前在“第六届溢油应急国际研讨会”上指出。
在承担“11月泉港碳九泄漏事件”清理工作的泉州兴通港口服务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远清看来,危化品处理过程非常艰难,溢油应急管理问题突出。
面对不断增加的溢油风险,多位与会人士一致认为,我国海上溢油应急能力亟待提升。
缺乏整体应急管理体系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公共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景凯指出,当前一些溢油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应急演练和培训缺少情景训练 ,存在演练脚本化、形式化问题。在溢油应急准备能力方面,一些部门的物资、装备、队伍管理归属分散,缺少联动机制 。在溢油应急技术支持方面,标准、规范尚未形成体系,缺乏理论创新,需要重视研发应急技术。
此外,目前应急管理的共性问题是风险分析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联系不够密切,尚未形成整体的应急管理体系 。“仅是为了‘急’而急,缺乏问题导向。”刘景凯告诉记者,在溢油问题上,溢油应急管理工作与实战中的应急处置可能衔接不顺畅,平时应急业务分散在各个部门,日常工作与应急任务可能脱节;一些部门的溢油事故教训汲取不足,类似事故损失更严重。
赵远清告诉记者,在清理碳九过程中,公司60余人全部出动,但员工处理化学品泄漏的经验较少,部分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心理压力较大 ,清扫十分困难,需要加强溢油应急管理能力。
在政策方面,为建立健全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工作程序,最大程度减少海上溢油造成的环境和财产损失,保障公众健康,2018年3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预案要求,建立健全海上溢油监测体系,加大生产经营过程中海上溢油的检测力度,定期排查海上溢油风险隐患,开展海上溢油风险评估,健全风险防控措施。
有效预警是关键
“针对溢油事件,应基于业务连续性管理(BCM)强化溢油应急管理能力和情景构建分析能力。”刘景凯表示。
BCM指识别对组织的潜在威胁以及这些威胁一旦发生可能对业务运行带来影响的一整套管理过程。
刘景凯说,为降低溢油事件的危害,溢油应急管理通过分析溢油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有效集合多方面资源,对溢油事件有效预警、控制和处理的过程。“其目的是最大限度避免溢油事故发生,或将溢油损失降至最低 。”
同时,需要加强应用溢油情景构建技术。“需要加大开展‘情景构建’技术研究,开展培训与演练活动,提高溢油应急能力。”刘景凯说,“溢油情景构建的目的是避免最坏结局,最大限度减少溢油事故损失。”
与一般情景设计不同,从指导意义上看,一般情景设计设定演练脚本,只是熟悉应急工作流程。而基于 BCM的情景构建技术能够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强化应急准备能力,提高系统防控能力,重点找出薄弱环节。
据悉,三大石油公司已经在危化领域开展情景构建活动 。例如,中国石化构建“大型储罐区火灾爆炸事件”、“石油炼化厂区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件”情景;中国石油构建“井喷事故所致有毒气体扩散事件”、“油气长输管道泄漏事件”情景;中国海油构建“深水钻井平台事故”情景。
加强无人机应用
多位与会人士表示,提高海上溢油应急能力需要加强无人机应用。无人机的特点是巡视范围广,成本较低,巡航半径大且不分昼夜。同时,无人机的机动性强,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可空中俯瞰全局,可快速巡查、快速感知、精确定位、信息快速上报。
无人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巡视大面积海区。青岛欧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润说,采用搭载任务设备的无人机进行巡航,巡航速度能达巡逻船的3-10倍,尤其是将一定数量的船舶和飞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可以有效实现对“面”的监视和对“点”的控制,同时也能减少船舶的初期投入和庞大的维护费用。
“在海上船舶溢油和排污监视方面,对溢油应急行为而言,海上溢油发生后的最初数小时是最有效的行动时机 ,否则扩散后很难清除。鉴于无人机在监测成本、天气适应性和操作便利性方面的优势,可运用无人机携带双光吊舱、多光谱等设备对船舶尾迹等污染状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溢油状况。”刘润说,无人机还能够进行海水采样,利用溢油跟踪浮标进行长时间数据跟踪。
此外,无人机提供的动态高空图像能够为清理人员提供实时漏油扩散信息,如漏油范围、厚度及扩散轨迹。
近日,中国石油举办河流溢油环境应急监测演练,在演练踏勘环节首次运用无人机遥感监测这一先进技术手段,实际水样检测分析全部在现场环境应急监测车载流动实验室内完成。
“规范无人机的应用有效地弥补了航空和卫星遥远监测的诸多不足,是对传统海洋监控系统的良好补充 。”刘润进一步指出。
在海上搜寻和救助方面,无人机可显著提高救助成功率。据刘润介绍,海上救助活动经常利用无人机快速到达现场,并在目标区域上空搜索目标。机载任务设备发现目标后,将现场情况实时传送给指挥中心,指挥救助直升机、救助船舶和过往船舶协同救助。(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