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源危机催生低碳经济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石,没有能源,人类无法生存。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进入化石能源时代,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世界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化石能源不可再生,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一些国家为了争夺对世界能源的控制权,不惜诉诸武力,同时一些能源大国也正将能源作为捍卫主权的“武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世界能源安全、稳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国开始加大寻找替代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新的能源格局正逐步形成。
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将“低碳经济”列入政府文件中,也引起了各国对低碳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从能源来源、能源利用等方面探索新的发展理念,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交通”、“低碳社区”等。
2. 第三次工业革命引发能源大讨论
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传统集中型的经营模式转变为分散经营模式。包含5个支柱:①向可再生能源转型;②将五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③在每一栋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它存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④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原理类似于互联网;⑤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这种电动车所需要的电可以通过洲际共享的电网平台进行交易。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描绘未来能源的五大支柱中就有两项与燃料电池相关,一是氢能供应,二是燃料电池技术。因此,燃料电池在未来能源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氢能目前普遍认为是未来终极能源之一,发展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关系到人类未来能源利用模式和发展模式。
3. “雾霾呼唤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目前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正在逐步改变,但新能源开发速度和进程仍较缓慢,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任务艰巨。近几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燃料电池具有发电效率高、污染排放少等优点,对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变,特别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具有明显的效果。
4. 新能源发展呼唤氢能
二次能源是联系一次能源和能源用户的中间纽带。二次能源又可分为“过程性能源”和“含能体能源”。当今电能就是应用最广的“过程性能源”;柴油、汽油则是应用最广的“含能体能源”。由于目前“过程性能源”尚不能大量地直接贮存,因此汽车、轮船、飞机等机动性强的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就无法直接使用从发电厂输出来的电能,只能采用像柴油、汽油这一类“含能体能源”。可见,过程性能源和含能体能源是难以互相替代的,各有自己的应用范围,为此,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寻求新的“含能体能源”,可从各种一次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潮汐能、地热能、核燃料等直接生产出来,这就是氢能。
氢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元素,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因此氢能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之一。在21世纪氢能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预见,风能、太阳能、水力、潮汐能、地热能是未来主要的一次能源,氢能则是主要的二次能源。
5.产业转型推动燃料电池发展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而现阶段在“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展重大变化”的环境下,明确了加速发展燃料电池发展的必要性。在国家加大制造业发展的背景下,氢能、燃料电池作为高技术产业和战略型产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推动产业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