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在演讲中
“众所周知,我国在光伏规模上已经全球领先,后续一定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据陆川介绍,在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正泰新能源分别用“锦绣十年”和“智汇筑梦”描述其过往的历史和未来的征程。“‘锦绣十年’代表正泰新能源在光伏领域辉煌的10年历程和傲人成绩,‘智汇筑梦’代表正泰人将继续凝聚群体智慧和力量,在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提供商大愿景下继续砥砺前行。 ”陆川向记者坚定地表示。
锦绣十年
时间是最好的记录者,总会在不经意间写下光阴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关人物,有关事件,也有关时代。
2009年,28岁的陆川刚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的力邀,让他放下“回校任教”的梦想,留在了正泰。在此前的3年间,正泰集团已经开始布局太阳能产业,并在薄膜制造领域初露锋芒,但陆川的职业生涯刚刚完成从法律事务到投资管理的“转型”。
2009年,当正泰集团决心以更大的责任和力量扩大新能源业务成立正泰新能源公司时,陆川也开始了新起点新征程。
2010年,陆川和他的团队开始涉足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与出售,将战略发展的重心往海外市场转移。2013年初,太阳能的销售由陆川正式接管,他带领的海外电站团队在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泰国、日本、印度、美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参与投资、EPC建设的项目。此前曾在美国攻读过硕士,拥有国际视野的陆川,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路线中如鱼得水,正泰新能源的国际化空间也得以迅速扩张。
正泰新能源荷兰光伏项目
不过,在风云变幻的光伏行业,正泰集团的“绿色能源”之路并不平坦。其间正是我国光伏产业经历跌宕起伏的曲折成长阶段:从世纪之初的辉煌起步到金融危机的灭顶之灾,从两头在外的高歌猛进到2012年遭遇“双反”围剿,从国内回暖后的快速增长到2018年以来的停滞不前。行业在一次次沉浮中上演着新旧交替的“洗礼”:一些昔日的“巨头”倒下了,而另一些企业则在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幻中愈加成熟。
2011年,光伏产业遇到了最寒冷的冬天,同时,晶硅价格的快速下降让正泰新能源一度引以为豪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势荡然无存。此时,南存辉意识到,即便正泰研发出了世界上最好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也必须果断调整。在这样的战略下,2012年——光伏产业最不景气的一年,正泰新能源的组件生产线和光伏电站却在密集投产和建设。
经历过一轮行业萧条,正泰新能源应对困境的能力和信心大为增强,战略和心态也更为成熟。也正是缘于此,当2018年开始倒逼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时,正泰新能源比同行得以更从容应对。
“面对行业困境,要未雨绸缪,多点布局抵御市场波动风险。”在陆川看来,单一的光伏业务,对企业的持续经营隐藏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正泰新能源很早就开始积极布局其它业务,如热电联产生物质能、燃气三联供、储能、售电、多能互补,以及城市综合能源服务等业务的探索。
陆川告诉记者,正泰新能源提出的“锦绣光伏”正是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陆川表示,“锦”意味着多种“光伏+”模式以及高附加值的光伏,“绣”则与人文景观和建筑相融合,“锦绣”光伏也体现了可再生能源的魅力与活力。
记者了解到,正泰新能源在浙江乐清建造的150万千瓦的滩涂光伏电站、浙江江山市200兆瓦林农光互补光伏项目、锦绣光伏人文景观与建筑结合的杭州东站光伏项目、荷兰等国家的多个光伏项目都从环保、自然的角度充分考虑到电站和周边景观的和谐。
“坚持以高标准铸造锦绣光伏,正是正泰新能源在10年间,经历不同行业发展时期,始终恪守的价值观。”正泰新能源董事长仇展炜曾表示,自助者天助,光伏企业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要从注重规模速度向提质增效、推进技术进步转移。
正泰百万屋顶计划
目前,正泰新能源全球累计投建光伏电站已达3800兆瓦,同时也是国内领先的民营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商;光伏组件产能达2500兆瓦,分布式户用系统装机超80,000户,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求变
成立于1984年的正泰集团发展新能源行业始于2006年。这一年,国内光伏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正待资本的大规模入局,而彼时的正泰集团,正在谋求产业的转型升级。于是,作为“绿色能源”的光伏与“电气巨头”正式结缘。在南存辉看来,“变革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因”,而发展新能源的10余年,也正是正泰集团重要的变革与创新阶段。
对于企业的变革与创新,人才是最为重要的。创业之初就具备人才意识的南存辉,早已深谙人才实用之道。布局光伏之初,南存辉曾多次赴美“三顾茅庐”招揽人才,在业界已成为美谈。对于“求贤若渴”的南存辉,打造一支“本土化”与“国际化”兼容的人才队伍成为“基业长青”的重要保障。在正泰新能源,了解中国国情和市场的仇展炜,拥有国际视野的陆川,都是精英管理团队的代表。
目前,正泰集团在全球设立了北美、欧洲、亚太三大海外科研中心,并在国内形成“1+18”的研发体系。 即正泰集团研究院作为“主脑”,协同智能电器、低压配电系统、高压电气、新能源、自动化、智能楼宇、智能制造、新兴产业等18个专业领域研究院,开展自主创新与技术预研。在制度、体系的保障下,正泰集团已获得的专利授权达4000余项,企业每年按照产业不同属性,将销售收入的4%~12%用于研发投入,并定期重奖科研人员。
南存辉表示:“存钱不如存技术,资源要尽可能向技术研发倾斜。”在光伏技术领域,成功研发了太阳能电池关键高端生产设备、自主研发光伏背钝化ALD设备,打破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正泰海宁工厂
对于正泰集团而言,新能源的布局是其创新求变的一个整体战略,而对于正泰新能源,创新也是其技术变革的重要环节。南存辉认为,“转型升级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也需要转型,从某种程度来说,新兴产业的转型比传统产业的转型更痛苦、更艰难。”
2012年改变以薄膜为主的制造业格局的调整,多种“光伏+”模式的探索,以及“锦绣光伏”的提出,都是正泰新能源“自主创新”的尝试。“正泰在‘光伏+’应用上的创新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陆川表示,“目前,正泰新能源还在积极布局热电联产、生物质、储能,探索多能互补区域型的微电网等领域。”
智汇筑梦
创新求变,是正泰新能源从诞生起就携带的“基因”,当时间的车轮走过了10个年头,创新,仍然是其企业文化的核心。面向未来,正泰新能源提出“共享智汇能量”,“共享”意味着微网、增量配网,以及基于正泰大数据支持的能效管理;“智汇”则代表着多能互补。在正泰的理念中,“多能互补”不是简单的“1+1”,而是智能的汇聚。
陆川告诉记者,“未来,正泰还将探索大数据与微网、正泰工业云、能源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和智慧能源蓝图。”
其中,正泰大数据包含了工业、商业、物流、能源、金融、征信六个方面。通过深度挖掘潜在的商业价值与业务机会,将资源利用规模化、价值最大化,进而能够最大范围地面向各环节的用户进行应用服务的定制与按需分发,由此又可衍生出持续性服务共赢的模式。基于六大实践能力基础,正泰将通过与地方政府、电力公司(南网、国网)合资或独资投资工业园区配电网设施,并积极在园区(陕西、浙江)布局分布式光伏发电、热电联供、工商业储能等基础设施,打造一个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的区域(城市)微网。
据陆川介绍,正泰将以“一云两网”(即能源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正泰工业云)为发展战略,围绕能源“供给-存储-输变-配售-消费”,践行电气行业智能化应用,开拓区域能源物联网模式,打造平台型企业,构筑区域智慧能源综合运营管理生态圈,为公共机构、工商业及终端用户提供一揽子能源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