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部五省区累计原煤产量为184951万吨,同比增加12361.8万吨,增长7.16%,增幅较2017年扩大0.48个百分点。
从占比来看,2018年西部五省区累计原煤产量占全国原煤产量的52.16%,较2017年增加2.07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华东、华南和东北的煤炭生产逐渐萎缩,煤炭生产重心将转移至西部地区。2000-2018年间,西部五省区煤炭产量从1.86亿吨增长至18.5亿吨,比例由15%增加至52%。
而从煤炭产能来看,国家能源局之前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生产煤矿产能34.91亿吨/年;在建煤矿产能9.76亿吨/年。西部五省区生产产能15.13亿吨,占全国生产产能43%;在建产能5.47亿吨,占全国在建产能的56%;生产和在建产能一共占全国产能的46%。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大型、特大型安全高产高效矿井的建成投产,西部五省区的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和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后期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大型矿井的陆续投产,我国煤炭开发布局西移是大势所趋,未来西部产能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煤炭产业重心将逐步西移。
在煤炭资源储量中,西部五省区保有和预测煤炭资源总计达3.85万亿吨,占全国的66.2%;以简单构造为主;煤类丰富,从长焰煤至无烟煤均有分布。各省区煤炭资源不同,内蒙古查明保有资源储量全国第一,陕西优质动力煤“三高一低”,甘肃资源埋藏较深、开采成本高,宁夏煤种齐全、赋存条件好,新疆是我国重要能源储备区。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有关负责人曾表示,长期以来,受煤炭资源分布及产业布局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东、中、西梯级开发的格局。东部地区离消费市场近,开发时间早,资源日渐枯竭,中部和东北地区开发强度大,投资效益降低,随着时间推移,煤炭开发加速西移成为必然趋势。
“十三五”时期,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是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以大型煤炭基地为重点,统筹资源禀赋、开发强度、市场区位、环境容量、输送通道等因素,优化煤炭生产开发布局。
“十三五”期间将按照减量置换原则,严格控制煤炭新增规模。东部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煤矿。中部和东北地区从严控制接续煤矿,中部地区新开工规模约占全国的12%,东北地区新开工规模约占全国的1%。西部地区结合煤电和煤炭深加工项目用煤需要,配套建设一体化煤矿,新开工规模约占全国的87%。
预计到2020年,全国煤炭产量39亿吨。东部地区煤炭产量1.7亿吨,占全国的4.4%;煤炭消费量12.7亿吨,占全国的30.8%;净调入煤炭11亿吨。
东北地区煤炭产量1.2亿吨,占全国的3.1%;煤炭消费量3.6亿吨,占全国的8.6%;净调入煤炭2.4亿吨。
中部地区煤炭产量13亿吨,占全国的33.3%;煤炭消费量10.6亿吨,占全国的25.5%;净调出煤炭2.4亿吨。
西部地区煤炭产量23.1亿吨,占全国的59.2%,区煤炭消费量14.5亿吨,占全国的35.1%;净调出煤炭8.6亿吨。
西部是我国内陆向西开放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集中分布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具备接替煤炭战略西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