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过去几年的燃料电池上涨,基本都是先锂电或者特斯拉产业链大涨,之后燃料电池跟随上涨,本质上是作为锂电产业链的边缘概念而存在,上涨的逻辑也是泛泛地看好产业的未来,因此这一轮行情开始的时候,不少对行业相对比较关心的投资者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参与或者吃瓜的。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一轮看起来跟以前不一样了。
首先是持续时间远比以 往要长 ,行情的龙头股票上涨已经接近一个月;
第二是板块范围不断扩大, 除了最初的雄韬、雪人、大洋这样的熟悉品种,又增加了美锦能源这样的新面孔;
第三,相关公司也从概念为主转变到看收入占比看利润预期。
原因也很简单,在资本市场每年还在看老剧本的这几年里,燃料电池产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商业模式已经清晰。 按照我们四阶段商业模式,第一阶段的公交模式和第二阶段的物流车模式目前已经成熟。公交模式与锂电车早期的十城千辆类似,体现政府对产业的支持,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轮驱动力。目前公交价格200万左右,1000台车的销售收入为20亿元,利润率较高。物流车模式经过上海两年的探索,也已经初步成熟,各环节多数可以实现合理利润,也得到终端用户的认可;
国产化进展迅速。 在企业家的努力下,目前产业链的十几个子行业基本能实现国产化,少数难度较高的环节如膜电极也开始初步国产化,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就能实现较高程度的国产化,这是行业爆发的前提;
成本下降速度快且空间大。 国产化和规模化大幅降低整个环节和零部件的成本,目前成本与两年前比多数下降幅度都在30%以上,部分环节下降幅度甚至70%-80%。另外,由于燃料电池的物料成本非常低,因此成本继续下降的空间仍然很大,这是行业从交通延伸到热电联供、储能的关键,也是行业能否发展到万亿产业的基础。
重申我们的观点,燃料电池的行情并非简单的炒一波概念,而是一个万亿产业真正起步的序曲,会有越来越多有布局、有业绩、有空间的新的上市公司涌现。
地方政府发展燃料电池政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