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景AESC在中国的动力电池项目有了实际性进展

2019-02-22 10:17  来源:高工锂电  浏览:  

近日,总投资220亿远景AESC智能电池项目在江阴市开工,该项目规划建设年产20GWh的三元软包动力电池和电极材料,并利用物联网管理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布点锂电池全寿命周期管理。

 

据了解,该项目用地总规模2000亩,计划分三期建设,2019年计划投资2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每年可满足约40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

 

远景集团创始人兼CEO张雷此前表示,公司将在无锡投资建设世界最先进的811三元软包锂电池生产线,预计在2019年全面实现量产。

 

此前专注软包锰酸锂技术的路线的AESC,2017年曾两次入围动力电池补贴目录,如今大规模转向三元软包技术路线,也被业内认为是瞄准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契合国内高能量密度和高续航里程新能源车型发展需要。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新能源汽车软包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7.62GWh,其中装载在新能源乘用车上约5.10GWh,占比66.9%;在新能源客车上约1.43GWh,占比18.8%;在新能源专用车上约1.09GWh,占比14.3%。

 

从技术路线来看,2018年软包总装机量中,三元软包5.10GWh,占比66.9%;磷酸铁锂软包1.17GWh,占比15.3%;锰酸锂软包0.87GWh,占比11.5%;其它电池类型软包0.48GWh,占比6.3%。

 

三元软包市场上量背后,一是在补贴与能量密度挂钩因素作用下,基于软包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等综合优势,其在乘用车领域的配套明显加速;二是,包括国际车企、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等都在积极进行软包电池的测试和导入。

 

需要提及的是,AESC此前在成本方面的居高不下也让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下滑。

 

对于降成本,张雷此前也给出了目标计划,他表示,到2020年,远景AESC的动力电池生产成本有望降至每千瓦时100美元。并在2025年,目标生产出每千瓦时50美元成本的电池。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圆柱、方形、软包三大技术路线中,高镍软包的技术工艺最难实现,远景AESC能否在既定时间实现量产并降低成本还有待时间验证。

 

同时,AESC进军中国市场除了要面对中国本土动力电池企业的围剿之外,还直接与其拥有同样属性的如三星SDI、LG化学和松下等外资电池企业存在竞争。

 

在物联网附能与红杉中国资本加持下,远景AESC的发展机遇几何,高工锂电也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两会前瞻 | 盘点两会代表的储能 +新能源汽车提案

两会前瞻 | 盘点两会代表的储能 +新能源汽车提案

碳中和、碳达峰确定目标下,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锂电池发展迅猛。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围绕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储能相关的提案也备受关注。
两会前瞻 | 网易丁磊: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池标准化

两会前瞻 | 网易丁磊: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池标准化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在今年两会提案中围绕数字文化强国建设和重点民生建言献策,涉及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数字音乐文化传承、新能源汽车电池标准化等多个方面。
我国新能源、芯片、5G等产业发展形势如何?——工信部回应热点话题

我国新能源、芯片、5G等产业发展形势如何?——工信部回应热点话题

田玉龙认为,在完善的制造体系、强大的配套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力支撑下,2021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也面临挑战,全球疫情走势、经济形势仍具有不确定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存在断供、断链风险。
中国企业在关键材料上的技术突破,不仅让动力电池这颗“心脏”更加强劲

中国企业在关键材料上的技术突破,不仅让动力电池这颗“心脏”更加强劲

动力电池,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10多年技术储备,3年攻关,一朝突破……这是一家中国企业为研制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单晶三元材料而走过的历程。中国企业在关键材料上的技术突破,不仅让动力电池这颗“心脏”更加强劲,也充分彰显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2021年动力电池产业将如何发展?

2021年动力电池产业将如何发展?

智能电动汽车正以一往无前的态势发展。作为电动汽车核心动力源的动力电池,也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迎来一个又一个的利好。2020年是电动汽车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折之年,动力电池产业也处于蜕变之中。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