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融资/优惠融资将大大加快发展中国家从化石燃料发电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

2019-02-25 11:36  来源:电缆网  浏览:  

根据彭博社新能源财经(BNEF)新报告透露,低利融资/优惠融资有可能大大加快发展中国家从化石燃料发电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反过来,这可能会减缓甚至停止这些欠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

发展金融机构(DFIs)可以向非经合组织国家的项目提供优惠资本,其利率远低于它们通常提供的利率。从历史上看,这些资金已被战略性地用于支持被认为“特别危险的”企业。多年来,低利融资/优惠融资一直被认为是加速新兴经济体低碳技术发展的“秘诀”,将清洁能源与负担得起的灵活融资相结合,可以使风电或太阳能等基础设施更具成本竞争力,甚至比化石燃料资源更具竞争力。

新报告首次量化了优惠融资程度可以降低特定国家不同清洁能源技术的“能源平准化成本”。然后,当清洁能源变得比化石竞争对手更可行时,它确定了两个关键的“临界点”:

临界点1:当清洁能源设施的建设成本低于新的天然气或煤炭工厂时,在尚未发生这种情况的发展中市场,从今天起可能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实现,甚至更长。然而,BNEF的分析发现,优惠融资可以帮助缩减这个时间段。例如,在泰国,优惠融资有可能将清洁能源成本降低5%至7%,这将使这一临界点加速两年,并防止建造新的化石燃料发电厂。当市场超过这个门槛时,建立清洁能源设施不仅是正确的做法,也是最经济合理的事情。

临界点2:建造新的清洁能源设施变得比运行现有的天然气或煤电厂便宜。从长远来看,为应对气候变化,一些现有污染严重的电力来源将需要更换,而不会牺牲各国的发展目标。就印度而言,在短短五年内安装了一个三分之一美国煤电规模的煤电设施,BNEF发现,优惠融资可以为新风电带来这样的规模,且时间只需要四年。这是实现世界所需的深度脱碳化的关键一步,因为除非有更多的利润选择,否则将有上千吉瓦的煤炭产能将持续运行数十年。

该报告还发现,优惠融资有巨大潜力为下一代低碳技术,特别是电池创造市场。随着风能和太阳能等间歇性发电的增长,对电网灵活性和能量存储的需求也在增长。虽然电池仍然很昂贵,但BNEF发现技术成本越高,优惠融资可能带来的影响就越大。对于锂离子电池项目,将资本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可以将发电成本降低10美元/兆瓦时。

“优惠融资有可能将发展中国家的清洁能源市场推向新的水平,”该报告的主要作者,BNEF年度Climatescope项目负责人Luiza Demôro表示,“随着更便宜的融资渠道,许多新兴国家将能够启动其电池存储领域投资,并避免化石燃料发电厂的产能增加。”

CIF主管Mafalda Duarte说:“优惠融资已经证明有能力突破清洁创新的界限。在未来十年及以后,这个资本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为所有人建设更加繁荣的未来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碳中和”目标驱动亚太地区 绿色投资将持续增长

“碳中和”目标驱动亚太地区 绿色投资将持续增长

在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亚太地区可持续投资正在起飞。调查显示,未来亚太绿色投资进程将有所加快,绿色投资将持续增长。
哈萨克斯坦政府正在推动落实《绿色经济转型构想》

哈萨克斯坦政府正在推动落实《绿色经济转型构想》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哈萨克斯坦的国家战略。2009年哈通过了《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法》,成立可再生能源融资结算中心,为相关项目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全国各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设了一大批风力、水力、生物质和光伏发电站。
新能源客车行业风头无两,“投资换市场”还行得通吗?

新能源客车行业风头无两,“投资换市场”还行得通吗?

客车行业中,以投资换市场的戏码仍在上演。前几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着实诱人,让鲜有人关注的客车行业成了“香饽饽”,大量客车圈外资本蜂拥而至,投资入股、借壳上市、圈地建厂……一时间,新能源客车行业风头无两。
海南首个“风光储充换”集中式充换电站投运!“新能源+充电设施”一体化!

海南首个“风光储充换”集中式充换电站投运!“新能源+充电设施”一体化!

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25日介绍,海南首个“风光储充换”集中式充换电站近日投运,可放大风、光、储多能互补效应,提供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协调控制解决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能源+充电设施”一体化建设运行模式。
跨国公司争相布局中国能源市场

跨国公司争相布局中国能源市场

鉴于中国已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许多跨国公司意识到,中国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企业要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必须加快调整业务布局。在供给侧,不少跨国能源企业选择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加快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在力保能源供应的同时减少排放;在需求侧,能效管理市场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电气化与数字化作为公认的能效管理主流方向成为相关行业企业的必争之地。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