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电池进中国,对国内影响若何?

2019-02-27 11:38  来源:汽车电子设计   浏览:  

日韩电池,在国内一直是被当作竞争对手来看的,特别是从2016年以来的补贴长城的建立,到现在的慢慢松动。

2018年至今的情况

这7个月里面一共看到有4700台左右,涵盖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的三种类型。这里主要是包括企业在国内生产的车辆,不包括进口的车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是国内生产的部份。

备注:这里没有包括丰田的镍氢电池

 

以下是整体的做了一些拆分:

●LG:主要的客户是一汽大众的A6PHEV、上汽通用和几台零星的VolvoPHEV

●松下: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PHEV的福特和广本,还有是成功通过国内的合作企业输送的专用车、纯电乘用车。这块日本企业还是在努力。

●SK和日立:北京奔驰装了一台,日立的存量也装了一些。

 

从前面七个月里面,日韩企业主要失去的是CATL从合资企业拿到的PHEV电池的订单,从近三个月来看可不小。

日韩竞争对国内的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期的竞争来说,有个调整的过程。

如果年底三星、松下、LG进来,同国内电池企业拼价格,国内龙头企业短期应该还能撑得住。龙头企业现在之所以还能有很高的利润,主要有三点原因:

●BOM成本的四大主材他们基本都入了股,同时议价能力强

●工艺和忧虑这块,比二三线要强

●同各个类型的整车企业都具有很高的议价能力,同时要很多的开工费(在经济学上,这里有个价格歧视,根据不同客户的情况收取数额不等的开发费,这个数字根据实际的情况会有差异)

我倾向于认为,随着2019年的实际情况,供需双方的博弈,并不会引发潜在能供给的日韩大举以低价进入,根据现有的成本结构来看,与UBS预测的想法那样,国内电芯没有价格优势,这点其实是不对的。

●从供应安全的角度来说,一台车可能有一品两点,但是价格上A、B两个并不完全一致的低

●从电芯来说,不同的方向如大电芯和普通电芯在某些特性上可能会分层,形成一些区域定制版本,主要和电芯的充电有关系

这三年的战略打击,其实永久的改变了很多的东西,很多事情已经回不去了。目前从本田这样的日本车企改变采购策略,到欧洲车企通过订单拉着各个电池企业去欧洲建立锂电池的供应链,说明已经达到互有攻守甚至占优的情况。即使接下来的补贴政策使得市场存在波动性,这个趋势并没有改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两会前瞻 | 盘点两会代表的储能 +新能源汽车提案

两会前瞻 | 盘点两会代表的储能 +新能源汽车提案

碳中和、碳达峰确定目标下,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锂电池发展迅猛。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围绕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储能相关的提案也备受关注。
两会前瞻 | 网易丁磊: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池标准化

两会前瞻 | 网易丁磊: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池标准化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在今年两会提案中围绕数字文化强国建设和重点民生建言献策,涉及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数字音乐文化传承、新能源汽车电池标准化等多个方面。
我国新能源、芯片、5G等产业发展形势如何?——工信部回应热点话题

我国新能源、芯片、5G等产业发展形势如何?——工信部回应热点话题

田玉龙认为,在完善的制造体系、强大的配套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力支撑下,2021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也面临挑战,全球疫情走势、经济形势仍具有不确定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也存在断供、断链风险。
中国企业在关键材料上的技术突破,不仅让动力电池这颗“心脏”更加强劲

中国企业在关键材料上的技术突破,不仅让动力电池这颗“心脏”更加强劲

动力电池,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10多年技术储备,3年攻关,一朝突破……这是一家中国企业为研制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单晶三元材料而走过的历程。中国企业在关键材料上的技术突破,不仅让动力电池这颗“心脏”更加强劲,也充分彰显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2021年动力电池产业将如何发展?

2021年动力电池产业将如何发展?

智能电动汽车正以一往无前的态势发展。作为电动汽车核心动力源的动力电池,也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迎来一个又一个的利好。2020年是电动汽车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折之年,动力电池产业也处于蜕变之中。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