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每年开工8台、建立核国家实验室、高温气冷堆制氢

2019-03-09 20:00  浏览:  

2019年3月8日,中核集团“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在北京举行。今年中核集团共有十位代表委员参加两会。见面会上,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介绍了今年中核集团“两会”代表提案议案的情况。

据介绍,今年“两会”期间,中核集团的代表委员主要将围绕推动核电发展、建设核领域国家实验室、核能制氢与绿色冶金、核技术在癌症诊疗领域应用、加强核科普工作、医用同位素提取技术试验堆建设、海上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建设、成立“中国核安全学会”等方面建言献策。

余剑锋具体介绍了其中关于推动核电发展、建设核领域国家实验室、核能制氢与绿色冶金、核技术在癌症诊疗领域应用、加强核科普工作等五份提案议案的内容。

核电:核工业中最好的资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提出的提案为《关于坚定不移推动核电发展 支撑军民融合战略和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建议》。

核电是目前唯一可以大规模代替煤炭、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电力的能源,在中国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发展核电是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举措,而中国核电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据介绍,核电是核工业产业经济的龙头和主要利润来源,是核工业中最好的资产,中核集团核电产业利润约占集团总利润的70%。

从装机容量上看,2018年,中国核电装机占比2.4%,发电量占比4.2%。相比较,世界核电装机及发电量占比均为10%左右。“因此,当前中国核电装机及发电量份额都很低,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达到约8.5-10.5万亿千瓦时,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将超过45%,若核电发电量占比提高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10%左右,中国核电装机总量预计达到1.2-1.5亿千瓦左右。即到2030年前平均每年需新开工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8台左右。”

该提案建议,国家坚定不移推动核电发展,坚决落实我国中长期核电发展规划目标,加快核电建设进度安排,协调地方政府推动核电厂址落实,适时启动内陆核电项目,2030年前每年新开工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8台左右,保持我国核电平稳持续发展,确保核科技工业体系的技术、资金、人才储备,有力推动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中核23个院所为基,建立核国家实验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提出《关于以龙头企业为基础、建设核领域国家实验室的建议》。

据介绍,在国外,核实验室是核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世界核大国都非常重视核科技的发展,美国国家实验室最具代表性。

美国为了确保核威慑力量优势地位和核科技世界领导地位,创建并保持了庞大的核领域国家实验室集群,已有70余年历史。美国能源部下属17个核领域国家实验室,均采取政府所有、企业运营的管理模式,主要在核武器、军用核材料、舰船核动力、空间核动力、核能、基础科研等领域,从事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任务,体现了国家意志,服务于国家战略,聚集了一流的人才和设施,引领了科技创新发展。

“中国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我们有23个科研院所,涉及核工业所有专业方向。我们要通过这些科研院所带动全国所有涉核的科研力量,推动我国先进的核工业体系建设,形成先进的组织体系,来推动核工业科技创新和发展,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模式。”

罗琦建议,应该充分发挥中核集团的龙头企业作用,参考美国模式,以中核集团所属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为基础建设国家实验室,聚集核基础科学及应用技术、先进核动力、核燃料循环技术、天然铀勘探开发、辐射安全防护等领域的创新资源,推进产学研融用一体化,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的核工业创新国家队,围绕国家战略核安全与核能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家制定的核科技发展规划,在财政专项经费支持下,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活动,引领国家核技术进步。

用高温气冷堆制氢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主任钱天林提出《关于支持核能制氢与绿色冶金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建议》。

据介绍,核能制氢具有不产生温室气体、以水为原料、高效率、大规模等优点,是未来氢气大规模供应的重要解决方案。

钱天林指出,高温气冷堆高温高压的特点与适合大规模制氢的热化学循环制氢技术十分匹配,被公认为最适合核能制氢的堆型。“经初步计算,一台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机组可满足180万吨钢对氢气、电力及部分氧气的能量需求。”

该提案建议,国家加强顶层设计,抢占这一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制高点,推动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核能制氢与氢能冶金”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充分集成各方力量和资源,解决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问题;尽快启动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建设,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研发,继续保证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的同时,为实现大规模核能制氢提供可靠的热源保证。

发展核技术癌症诊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万钢提出《关于推动核技术应用在癌症诊疗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

据介绍,核技术应用在癌症诊断、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射治疗根治。2018年9月,中核集团首个质子治疗示范工程项目在天津滨海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1年具备临床试验条件。

不过,目前中国核技术在癌症诊疗领域的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以核医学用量最大的核素钼-99为例,美国占全球消耗量的55%,中国仅占2.5%左右;2015年,美国、欧洲、日本每百万人口配置放疗用主要设备数量分别为7台、7.5台、12.4台,中国仅为1.4台。放疗设备市场90%被国外设备厂商垄断,设备价格昂贵,导致中国医疗机构提供的放疗服务不足,远远无法满足癌症患者的需求。

为此,万钢建议,简化放射性药品生产、经营、GMP认证取证程序,为人民群众健康提供更多的放射性药品;完善放射性药品的运输,允许放射性药品运输过程在特批许可下进入限行路段送货,使放射性药品能够及时运输至医院供病患使用;推进核医学诊疗药品在全国范围内纳入医保,使广大患者能够用得上、用得起核医学相关药品;优化完善核医学设备管理政策,通过简化审批程序、提供资金补助等方式,鼓励引导医疗卫生机构配置国产核医学设备;建立完善医学物理师职业体系,加快专业医学物理师培养进程,满足医疗机构对医学物理人员日益增长的需求。

核科普:离不开政府主导

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段旭如提出关于加强核科普工作的建议。

“目前,核电公众宣传的主力是核电企业和全国协会。涉核企业的公众宣传活动被认为是在传播一种企业文化理念,且往往被认为是企业利益驱动,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公正的社会认知。”

段旭如认为:“有效的核科普宣传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支撑。当政府明确树立核能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并表达出坚定发展核能的态度和决心时,将显著影响公众对核工业发展的信心,提高公众的接受度。”

另外,提案建议做到核科学素养从娃娃抓起,在小学、中学、大学的相关课程中增加核科学系统知识;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核科学素养,将核科普知识纳入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培训课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保持信息持续、公开和透明;组织开展主题性、全民性、群众性核科普活动,以设立“核科学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核科普宣传,广泛传播核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弗拉基米尔•古萨科夫:在20至25年后将需要第三座核电站

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弗拉基米尔•古萨科夫:在20至25年后将需要第三座核电站

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主席团主席弗拉基米尔•古萨科夫表示,白俄罗斯在20至25年后将需要第三座核电站,而第二座核电站的建设问题还尚在研究之中。古萨科夫接受CTV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总统给我们下达了任务:GDP达到1000亿白俄罗斯卢布(390亿美元),生产规模扩大一倍左右。而扩大生产规模需要能源,资源。这些资源从哪里来?现在我们有一座核电站,但再过3到5年,这些电量就不够用了。因此,我们认为研究下一座核电站的建设问题是非常正确的任务,而且我们确实在研究。但我认为,再过20至25年还需要第三座核电站。”
国家能源局 生态环境部 关于加强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生态环境部 关于加强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

为进一步加强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切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明确和落实核电工程建设相关单位质量责任,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核安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关于加强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政策解读

《关于加强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政策解读

近日,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核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通知》(国能发核电〔2020〕68号)。现就文件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
分析德国核电政策与日本核电政策

分析德国核电政策与日本核电政策

在德国,核能政策是工业政策、国家能源政策和环境政策的核心。德国核能和相关能源政策的决策主要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的,同时还需要在党内取得共识,并与德国的企业利益进行协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有关环境问题的争论就深深地扎根于德国社会和政治之中,特别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更激化了环境问题,最终在2011年3月福岛核灾难后不久,德国开启了弃核之路。
我国核电发展的权威总结:来自《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

我国核电发展的权威总结:来自《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

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推进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完善能源输送网络和储存设施,健全能源储运和调峰应急体系,不断提升能源供应的质量和安全保障能力。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