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黄玉治带来3份提案,分别是《关于大力推进煤矿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研发应用的提案》《关于实施煤矿充填开采推进煤炭行业绿色发展的提案》《关于加强煤矿闭坑管理的提案》。
力推煤矿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研发应用
黄玉治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 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大型煤矿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达 96%,已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145个,不仅降本提效,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而且还解决了招工难等问题。
但煤矿智能装备、机器人的研发应用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关键技术问题尚未攻克、缺乏相关政策支持、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
黄玉治就此提出五点建议。一 是制定煤矿智能装备、机器人研发应用专题规划,并列入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 2020)》,建立健全煤矿机器人产业标准和认证体系。二是加强基础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研究,将煤矿智能装备、机器人研发应用纳入国家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三是 支持煤炭行业智能装备、机器人示 范工程建设,将智能化无人(少人)示范矿井纳入国家试点示范项目。四是加大对煤矿机器人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将煤矿机器人纳入《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目 录》和首台 (套) 免税等措施,并将煤矿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范围。 五是制定大专院校、技校扩大煤矿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校企定向委培、学生就业等鼓励政策,比照电力、石油等相关能源行业工资收入水平,增加国有煤矿企业工资总额,提高管理技术和井下人员福利待遇,推进高素质人员队伍建设。
实施煤矿充填开采 推动绿色发展
2017年12月、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徐州、辽宁抚顺考察采煤沉陷区,就综合治理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事实上,采煤沉陷区已成为制约煤炭行业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采煤沉陷区约 2 万平方公里,分布在 151 个县(市、区),每年新增沉陷 10毫米以上采煤 沉陷区大约750平方千米。
“煤矿充填开采作为一种主动治理采煤沉陷区的有效方法,能够较好地把对生态环境、安全生产、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等影响限制在可 控范围之内。”黄玉治表示, “但在推广过程中也受到成本、税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经测算,煤矿固体充填吨煤成本增加20元至60元,膏体充填吨煤成本增加 100元至120元。
针对相关问题,黄玉治提出如 下建议:制定出台强制标准,明确 “三下”开采、坚硬顶板、水害严重且具备条件的煤矿,必须采用充填开采,减少采煤沉陷危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煤矿建设项目设计采取充填开采方式的,优先进行项目核准,支持绿色开采;对充填开采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扩大支持 围,如适当提高资源补偿费,提供贴息贷款,将充填开采设备纳入环保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目录中,对充填开采置换出的煤炭在资源税、 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加大税收优惠力度,降低充填开采投资成本。
加强退出煤矿闭坑管理 促进资源开发利用
近年来,随着煤炭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深入推进,大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资源 枯竭的煤矿相继退出。2000 年至 2018 年,全国累计退出煤矿2.8 万余处。下一步,还将有大量煤矿淘汰退出。
黄玉治表示,加强煤矿闭坑管理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煤矿闭坑管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相关法规标准不完善;二是煤矿闭坑后灾害治理亟待加强; 三是煤矿闭坑后资源开发利用不 足;四是煤矿闭坑后监管不到位, 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为加强煤矿闭坑管理,黄玉治提出如下建议:制定《煤矿闭坑管 理办法》,加强闭坑后灾害防治工 作,降低煤矿闭坑安全风险;建立闭坑信息大数据平台;加强闭坑后 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规范审批程 序,出台相关财政补贴、税费减免 等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开展闭坑后残存瓦斯、矿井水、井下残煤、井下空间和可再生能源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