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两会能源丨全国政协委员李思进教授:充分发挥核医学 在助力癌症防治行动中应有作用

2019-03-12 09:37  来源: 中国核学会   浏览:  

全国政协委员李思进教授的提案振聋发聩。核医学从肿瘤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分期、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到疗效观测、复发监测等等肿瘤诊治全过程都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核医学应用严重不足,这是我国肿瘤总体早期诊断率、5年存活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当从国家层面促进核医学这门不能为医院产生更多经济效益,但能为患者带来重要意义、为医保“省钱”的学科。

关于充分发挥核医学

在助力癌症防治行动中应有作用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 李思进

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在这一行动中,核医学在癌症预防筛查、早期精准诊断、精准靶向治疗等方面,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应大力支持,加大普及力度。

一、核医学对于癌症防治的重要意义

根据《2019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癌症统计数据一般滞后3年,这个报告公布的是2015年的发病和死亡数据。从报告来看,2015年我国癌症新增392.9万,死亡233.8万,癌症死亡占我国所有死亡人数约25%;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多种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治的,通过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伴随我国诊疗能力和医疗质量的提升,我国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已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

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前沿学科,可全面反映病变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核医学分子影像,尤其是PET/CT显像,在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筛查、早期精准诊断、正确分期、帮助临床确定精准治疗方案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PET/CT显像可改变30%-50%的癌症患者治疗方案,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经过PET/CT检查,30%-50%的癌症患者可能得不到精确治疗。另外,还可以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进行早期疗效评估,疗效不好者及时改变治疗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不适当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

综上,核医学分子影像能够在恶性肿瘤早期精准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不适当治疗方案、减轻患者和国家医疗支出等多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我国核医学事业发展现状及困境

目前,我国有三级医院近2500家,二级医院近9000家,而拥有核医学科的医院仅有900家,也就是说,仅有8%的二级以上的医院有核医学科(美国15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必须设立核医学科)。从设备来讲,每百万人拥有PET/CT的数量,美国7.8台、韩国4.3台、日本3.8台,全球平均为0.7台,而我国仅有0.24台(台湾省2.1台,是我们的近10倍);最常用的SPECT/CT(或SPECT),每百万人中,美国46台、日本13台、韩国7.8台,我国仅0.62台(台湾省6.52台,是我们的10倍多),更是天壤之别。这一发展现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严重不匹配。

此外,我国核医学科甲状腺癌治疗病房,全国仅有不到2000张床位,而甲状腺癌年发病率为20万例,约50%的甲状腺癌手术后需要进行131碘治疗,且多数病人一年需要进行2次治疗。由于一床难求,患者只能苦苦等待(平均等待3-6个月),个别省份甚至要等待1年以上。最近某省三甲医院一位手术后需要进行核医学治疗的甲癌患者,到2020年2月份以后才能有一个空床给他,这些患者在等待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癌症转移,如果转移,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将是沉重的压力和负担。该患者哭诉:“为什么住个院,就这么难?!”。

基于上述情况,为助力国家癌症防治行动、助力我国精准医学计划、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建议三级医院及大型县医院建立核医学科,充分发挥核医学分子影像在癌症预防筛查、早期精准诊断、精准靶向治疗等多方面的应有作用,“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行业学会将负责对新建科室专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努力让广大有需求的人民群众有更多机会得到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免除不必要的痛苦,节省有限的医保资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核电站工作管理——NEA辐射防护和公众健康委员会手册(附PDF下载)

核电站工作管理——NEA辐射防护和公众健康委员会手册(附PDF下载)

本书具体阐述了工作管理的观念, 详细介绍了在工作的全过程中如何实施工作管理, 包括法规、工作管理政策、工作人员的参与、工作项目的筛选、计划及进度安排、工作准备、丁作执行和工作评价 与反馈。 书中给出的大量实例研究介绍了商用核电站的实际经验。本书可以用千帮助电站经理、 运行维修人员、计划准备人员和辐射防护人员改进工作管理的实施。
冷聚变反应的梦想还有可能实现吗?

冷聚变反应的梦想还有可能实现吗?

当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一则新闻报道称,这项研究带来制造丰富能源的希望,有望取代化石燃料和常规核能。但依据1989年《纽约时报》一篇文章称,其他试图复制该实验的研究人员均无法重现该实验结果,推测该研究结果是实验错误造成的。1999年,哈维马德学院物理学教授彼特·萨塔称,科学界大多数人不再认为冷聚变是一种真实现象。该研究论断发表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
华龙一号纪录片(下集)—《基石》

华龙一号纪录片(下集)—《基石》

华龙一号的总设计师为邢继。华龙一号设计寿命为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采用18个月换料,电厂可利用率达90%。华龙一号的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中国制造,首堆工程的设备材料国产化率超过87%,已经具备批量化建设的能力。而且为推广产品,华龙一号研发设计团队经过中国国内多家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合作攻关,使卡拉奇核电站2、3号机组国产化率达100%。
华龙一号纪录片(上集)—《创新》

华龙一号纪录片(上集)—《创新》

华龙一号 (代号HPR1000)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技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及中国广核集团联合研发,是两个集团分别研制的ACP1000与ACPR1000+两种三代核电技术融合的结果。“华龙一号”技术方案已被中国部分核电站机组采用,并出口巴基斯坦,计划出口阿根廷和英国。
核地矿创建六十五周年之际,特评选出48位功勋人物

核地矿创建六十五周年之际,特评选出48位功勋人物

今年是我国核地矿创建65周年。12月11日,纪念核地矿创建65周年座谈会召开。在核地矿65年的辉煌历程中,英才辈出。为此,中国铀业在全系统开展了“中国铀业功勋榜”上榜人员评选工作。最终决定(含追认)李四光等48名人物入选“中国铀业功勋榜”,其中特别上榜人员6人,上榜人员42人。座谈会上首次公布48位中国铀业功勋人物。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