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电以煤电装备为主,我们的销售收入、资产总量、人员配备65%以上都在煤电上。不瞒你说,对哈电而言面临的是生存的挑战。”严峻的行业形势下,面对“生存挑战”,在电力装备行业摸爬滚打了40多年的斯泽夫给出的答案是“转型”。
“首先是‘转型不转行’。”在斯泽夫眼中,哈电多年来在火电装备领域的深厚基础决不能放弃,“再困难的市场环境,都有企业能活下来,就看你做得怎么样。所以,我们要做得更扎实,把每一个产品都做成精品。”
“当然,也会有一些‘转行’的考虑。比如在秸秆发电、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燃煤耦合垃圾发电上,我们都有新的研究和技术突破,包括循环流化床的小型化、高效化研究都在进行。”不仅如此,哈电还会着手电站的投资业务,从而安置更多员工,“比如秸秆发电项目,一个电站至少可以安排80—100人,建10个电站就可以安置近1000人。”
同样,在邹磊眼中,更多的领域意味着更多的机遇。“现在,我们设立了十大攻关课题,把能源装备制造的水、火、核、气、风、光等全部列入到课题中,还专门设立了1000万元的专项奖励基金。”不仅如此,东电还把目光投向了更具前瞻性的氢能领域。
“东方电气要在今年推出新一代的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氢燃料电池。我们还希望推出新一代的搭载氢燃料电池的公交客车,还要在成都新开辟一条公交线,在已投运行驶了33万公里的基础上,研发出更安全可靠、效率更高、更有竞争力的客车。”从氢燃料电池到公交客车再到公交专线,谈及东方电气在氢能领域的发展规划,邹磊信心满满:“要以开通成都到绵阳的城际间公交运输车为标志,把我们的氢燃料利用推上一个更高的水平。”
不仅是传统的电力装备企业,在“竞价”上网的趋势下,压力层层传导,可再生能源装备企业也同样面临挑战。
“去年,有时单位千瓦风机价格已经低于3400元,企业确实感到了一定压力。金风科技每年的研发投入就在10亿元以上,如果没有盈利,可持续的研发投入就无法保障。”全国政协委员、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表示,面对“竞价”压力,不能简单地采取对设备供应商压价的方式,而是要通过打造良性生态链,共同分担压力。“金风科技也在积极帮助上游零部件供应商降低成本,加快优化全产业链。”
压力之下,全国人大代表、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传卫也指出:“企业首先要在技术和产品上保证品质。同时,还要在服务上下足功夫。产品服务要覆盖到全生命周期。通过服务打造新的价值点,也创造新的盈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