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4月8日消息显示,4月4日,美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决定对我国光伏电池片及其下游产品发起337调查。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中国企业涉案。
据悉,该调查由美国Hanwha Q CELLS公司和Hanwha Q CELLS & Advanced Materials公司于3月4日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ITC提出,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上述产品侵犯其专利权,请求ITC发起337调查,并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
被名列出来的两家涉案企业,都是中国太阳能领域的龙头,且海外市场正在成为这些企业订单的重要购成。其中,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是江西省内以生产太阳能硅片为主的最具规模的高科技光伏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具规模的太阳能硅片生产基地之一;而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在上交所上市的隆基股份,主要从事高效太阳能单晶硅产品的研发与制造,2017年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占比已经超过25%。
这次337调查的启动背景之一,是我国主流光伏企业纷纷转向海外市场。
2018年以来,随着国内光伏行业政策发生较大变化,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明显下滑。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光伏发电新增装机44.26GW,同比下降16.58%,国内需求的下滑导致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跌,2018年整个行业盈利水平和开工率受到较大影响。
这也直接导致部分公司盈利水平出现下滑。根据隆基股份4月8日晚间公布的2018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去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55796万元,同比下降28.24%,这是公司五年净利润规模首降。主要原因就在于报告期内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毛利率同比下降。
但与此同时,光伏产品价格的快速下降也刺激了海外需求的增长,带动主流光伏企业纷纷转向海外市场,海外多个国家光伏发电成本已低于常规能源,经济性逐步成为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背景之二,是我国光伏电池片市场出现价格回升的新趋势。
根据卓创资讯相关分析师介绍,从今年春节前开始,光伏电池片市场缺货现象上演,价格普遍调涨。“受到国内领跑者装机递延影响,高效单晶产品生产延续满载缺货态势;后来又已经蔓延到多晶电池片领域;常规多晶电池片开始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部分电池厂已经没有现货。在需求旺盛的带动下,个别电池片产品价格也出现一定上扬。”
这种景气度也反映在A股相关公司的业绩方面。根据通威股份日前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19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0 亿元-5.1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60亿元-1.92亿元,同比增加 50%-60%。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公司的电池片产能进一步释放达到12GW的年产规模,一季度出货量超2.4GW。随着新建的成都3.2GW和合肥2.3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逐步达产,各项生产指标和非硅成本得到进一步优化,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
背景之三是,我国光伏电池片产业的升级换代在加速推进,PERC 趋势成行。以隆基股份为例,公司PERC 电池较常规BSF工艺升级便捷且转换效率提升显着,近年来市场份额显着提升,部分机构认为,在未来2-3 年内将有望对常规BSF 技术进行全面替代。
按照惯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立案后特定时间内确定调查结束期,因此目前来看,并没有明确调查结论。此前,中国曾出现过LED等产业内的企业赢得“337调查”的案例。
不过,整体来看,我国企业近些年的国际贸易中,频繁出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争端争议,遭遇“337调查”是对我国外贸企业影响较大的事件。就在今年4月, ITC还决定对我儿童背袋及其组件发起“337调查”,而在3月底,还有外国企业对我国塑胶地板产品提起“337调查”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