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大学核研院”)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就氢能的开发展开合作。具体合作内容为:研究院为公司制定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为公司氢能全产业链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持;双方合作在江苏省徐州市科融环境厂区开展制氢、氢燃料发电、储能相关技术示范工程建设,研究院提供技术服务;科融环境支持研究院实验室建设,为双方长远合作提供条件支撑。对于双方合作内容的任务分配、经费承担、知识产权及禁约保密等内容将以签订的正式合同为准。
与该公告同时发布的还有公司与栗子环境签署预估金额为7837万元的《雄安新区白洋淀农村污水、垃圾、公厕等环境问题一体化综合系统治理先行项目EPC工程承包合同》的公告。科融环境表示,此举有利于构建并提高公司在雄安新区的运营能力,亦是公司在发展新区战略布局中实现工程化完整建设环节的重要核心部分,加速推进公司全面打造新区发展战略。
两份公告的发布也意味着科融环境在雄安和新能源方面的发展战略正逐步落地。5月22日,科融环境股票开盘20分钟即强势封在涨停板上直至收盘。
雄安+新能源战略
根据科融环境未来的规划,公司将把业务经营发展战略重心以雄安新区为中心点,围绕雄安新区的环境治理需求,将公司传统业务产品上的优势和新兴能源开发上的研究逐步应用到实际场景中,把服务雄安新区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新起点,并紧跟国家环境保护战略发展的步伐,持续辐射到全国更多城市,并沿着“一带一路”方向进入更广的环保发展新区域和新国家。
在未来的战略部署中,公司将结合自身产品和经营管理优势,抓住新能源的发展机遇,计划开展和氢能相关的制备、储运等全产业链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助力公司新能源产业的研究,推动公司环保科技技术再升级。
据公司介绍称,作为环保类上市公司,科融环境在新兴能源拓展领域提出了发展氢能源的战略部署,此次关于氢能源的战略部署是基于公司与清华大学核研院多次互访和交流而得出的规划。首先,公司的优势业务是在垃圾焚烧处理、烟气燃烧及点火控制技术上,在燃烧后副产的三类水可用于电解氢,公司具备开展氢能源发展的基础条件,可以形成氢的生产、储能和消耗一体化;其次,通过公司管理层与清华大学核研院的深入沟通,双方将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和人才资源互通的方式,联合开展氢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
在人才储备上,公司前期将依托清华大学核研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来带动公司在氢能源人才队伍上的组建。同时,公司将提供产业研究和生产的场地和环境、设备,将原有优势的焚烧、燃烧、点火技术及应用与氢能源产业相结合,尽快实现氢能源业务的实际应用。目前公司已经调配垃圾焚烧处理板块总经理和燃控院总工程师为氢能项目的总负责人,对接清华大学核研院的技术人员进行氢能利用试验。公司正在组建专职队伍,2019年的业务拓展计划将在二季度结束前完成。
氢能产业进入关键推进期
氢能被誉为未来世界能源架构的核心,相较其他燃料,在纯电动和氢能源两个零排放技术方向上,燃料电池具有续航长、燃料补给快、自重轻等优势。发展氢能有利于改变传统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中国石油进口依赖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国际能源界预测,21世纪氢能将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形成氢能源经济,而氢燃料电池将是继水力、火力、核能之后的第四代发电装置和替代内燃机的动力装置。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被国家列入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战略新兴业务重点发展领域。
我国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已建及在建的加氢站达45座。目前我国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正在从技术研发向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转变,产业发展开始进入关键推进期。预计到2025年,全国加氢站总数将达到300座。
多个省份和地区出台政策支持氢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在广东省,广州市首座加氢示范站于5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佛山南海对区内新建成的单个加氢站最高补贴800万元。安徽省六安市对加氢站的财政补贴最高不超过400万元。四川省日前发布的《四川省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也提到,鼓励开展燃料电池货车示范运营,建设加氢示范站;支持替代燃料、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技术攻关,鼓励开发氢燃料等新能源专用发动机,优化动力总成系统匹配。山东和江苏也正酝酿出台政策支持包括加氢站在内的氢能产业发展。
在国际上,欧盟、美国、日韩等国家也在不遗余力的推进氢能源的发展。据悉,欧盟把氢能源的发展作为了一个主体计划,2017年启动了氢动力汽车联合开发的计划项目。2019年欧洲又发布了氢燃料电池发展的技术路线图。美国在2015年燃料电池和氢能源技术的发展报告里面提出,大力投资发展与先进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相关的发展计划,目前美国有35个州的加氢站在运行。日本政府把氢能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在2025年扩大氢的使用范围,装置氢能的发电装置达到140万台,家庭的分布式的发电要到560万台,占日本家庭户数的10%。到2030年全面建立氢能的供应系统,到2040年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供氢系统的目标。韩国则计划到2020年建立80座加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