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是新一代能源和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加快在各行各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在这一背景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目标,南方电网提出了“定位‘五者’,转型‘三商’”战略,能源电力和信息通信深度融合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表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一代能源系统,实现能源转型是我国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核心目标。能源互联网是在智能电网的基础上,互联网思维理念和技术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系统和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是新一代能源和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他还强调,以互联网思维审视并改造传统电力系统,建设能源互联网,是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的关键步骤。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也同意上述观点,他认为能源互联网能够全面感知环境与能源信息,支撑能源供应的清洁和绿色化,支持信息流与能源流的双向流动,实现能源系统供需整体优化控制与决策,提供改变能源构成和系统结构的技术支撑,为能源革命奠定基础。
国网能源互联网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电科院副院长王继业详尽论述了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信息通信理论和一体化理论模型。他认为能源互联网是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是能源电力体系和互联网体系深度融合而形成的全面感知、全程在线、全要素互联的能源电力新业态,将打破传统工业体系,形成一种新的技术和模式体系。针对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理论方面,他表示,图信号处理、自适应优化、计算学习理论是支撑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体系的重要理论,异构异质的复杂网络是支撑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核心理论。
人工智能、卫星应用、5G等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对能源互联网内涵的理解不难发现,能源互联网是由承载能源流的坚强智能电网与承载数据流和业务流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形成的。因此,以“云大物移智链”为代表的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李明通过对电网业务的深入分析和挖掘,针对卫星应用支撑电网发展,提出了“结合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示范应用;结合互联网星座建设,开展综合应用;结合商业卫星发展,研制发射专用的电网卫星”的应用思路,为卫星技术应用与传统电网业务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方向。
5G+智能电网应用方面,南方电网总调技术专家张国翊详细介绍了5G在南方电网的应用实践情况,分享了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用电负荷需求侧响应、分布式能源调控、高级计量、智能电网大视频应用等典业务型场景的应用研究。他认为5G将给智能电网的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推动大量智能微型传感器应用,促进电网“透明化”“可感知”,助力电网向智能电网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转型发展。
人工智能支撑能源互联网建设方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总工程师张东霞分享了深度学习技术在电力负荷预测、风光发电预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用户用电分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情况。她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将学术研究成果真正应用到工程实际中,特别是应用到核心领域中,充分体现数据和数据分析的价值,是当前面临的挑战。
本次研讨会还推动了中国通信学会能源互联网专业委员会筹建,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通信学会的高度重视、认可和大力支持,为能源电力和信息通信跨领域学术研究和融合发展提供了交流沟通平台。会议期间,专委会委员们还共同倡议社会各行业支持并积极参与能源电力和信息通信的融合发展,广大电力信息通信从业者积极投身能源互联网创新工作,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电网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