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颖认为,如今我国能源领域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能源领域主要矛盾是能源总量供给不足,经过40余年的发展,今天,能源的高碳结构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主要矛盾。
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王仲颖倡导推动“三化”,即中国的低碳发展路径:其一为“终端电气化”,用能一定要电气化,最终实现高比例电气化;其二为“行业智能化”,包括产业、居民、建筑、生产、设备智能化;更关键的是实现“电力绿色化”,电力绿色化是建立生态能源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利器。
华夏能源网特将王仲颖发言摘编如下:
碳税制裁或将成为中国更大挑战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美贸易战关税、体制等等一些问题,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有,可能到“十四五”,继中美贸易战之后,中国可能会迎来更大的挑战,那就是欧盟甚至整个全世界对中国产品出口的碳税制裁。2011年中国已经是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200年后,我国取代1850年的英国,在碳排放上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点。
从国内来看,我们能源生态的现状非常糟糕。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能源结构,煤炭自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就是在70%、60%以上,2018年还是在60%左右,每年中国消耗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50%,而实际上,我们的土地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比例还不到2%。50%的量在不到2%的陆地面积上燃烧,排放所带来的影响可以想象!
但经济要发展就需要能源,我们参考OECD国家的工业化之路,同时考虑技术进步的影响,到2050年,我们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要从2018年的46.4亿吨上升为65—75亿吨标准煤。
以2011年的数据为基数,同时考虑两种能源增长速度,一个是1.5%的增长速度,一个是2.0%的增长速度,这样205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大概在65—75亿吨。按照此前的《巴黎协定》和IECC的规则,若将温度上升控制在2度,到205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大约为120—160吨这么一个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75亿吨标准煤就意味着126亿吨的碳排放,照此来看,全世界的碳排放这空间全给中国都不够用,即使到时中国创新能力很强、节能水平很高,按60亿吨标准计算也得排放100多亿吨,而这样的数据还是按照最理想的情况(1/3的煤炭、1/3的油气、1/3的非化石能源)来计算的。更重要的是,将全世界的碳排放空间全给中国,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现在能源领域主要、次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
改革初期,我们的能源领域主要矛盾是能源总量供给不足,现在我们主要矛盾是什么?能源的高碳结构。所以当前总量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要用更绿色、更清洁的能源来替代煤炭,而我们现在做的并不好。
要做绿色电力大文章
我们想建立一个生态能源体系,解决高碳能源结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来支撑我们生态文明的社会。这个能源体系有什么特点呢?绿色、安全、经济是它的特点,也是我们能源转型的一个切入点。
绿色代表生态损失小、环境污染少、资源效率高、二氧化碳排放低。安全代表可应对极限的施压、可控资源有保障、平均价格可接受、产供促销有弹性。经济代表企业居民可承受、全社会投入产出效益高,市场机制为主要手段来配比资源,就是总书记讲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发挥更好的作用。
怎么来进一步去探索和找到解决的路径呢?原来我们仿照OECD的路径估算大约需要65—75亿吨标准煤,但我们情境分析之后,认为可以做到35—38亿吨标准煤。这里要做能源结构大文章,实际上就要做绿色电力大文章。
为什么要用电,为什么我们的终端要不断的提高电气化的水平。第一张图,是指煤炭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张图,石油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和石油消费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趋势一致,但是咬合度、间距相差很大。第三张图,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解放初期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经济体系更薄的情况下,看不处理经济发展与电力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是之后大家可以看到电力曲线和经济曲线几乎是一条曲线,电力的使用效率、用能效率可以达到比如说99%,我用电甚至可以几乎没有浪费就把它转化成我们需要的这种功,所以我们要在电力上做文章。
但电力上做文章就有一个循环问题,正如前面顾院士提到的,事实上在目前能源结构状况下,中国产的电动汽车不是低碳的,因为我们煤炭占全部电力的结构70%,就是说10度电要消耗7度的煤电,7度煤电再除0.4是多少的效率就是用了多少煤。所以为什么我说电动汽车的效率是燃油汽车的3—4倍,但是问题你要看电是怎么来的,你依然是煤电、气电,你会形成一个恶化循环,本来电动汽车代表着中国未来制造业,振兴我们制造业,就是说我们制造业强国,我一直是认为电动汽车是突破的一个路径,你这时候必须要在前端做一个革命性的改革,实现电力绿色化。
要做好电力的文章必须做到这四点:
一是以终端高比例电气化为特征的能源消费革命。
二是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为特征的能源生产革命。刚才说了,电动汽车要大发展,制造业要建现代化强国,为支撑就要用更多的电,中国高比例电气化。在生产端要来一场能源生产革命。
三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为特征的电力系统,这就是能源技术革命。没有能源技术革命支撑不了这么高比例的风电和光电。
四是供电脊梁是风、光为特征的电力系统——能源体制机制革命。要实现2050年28亿千瓦的光电、26亿千瓦的光电,没有能源体制机制的革命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际上我们现在说的弃风弃光率这么高,或者是最近这两年中央高层的重视,我们国家电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大家仔细去考量一下,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利益运用。换句话说,陕西也好、山西也好,凭什么要甘肃的风电,要了甘肃的风电就要把自己的煤电压下来,我的煤电是地方属性,我的煤电每发1度电都给地方带来GDP,双重GDP,用我自己发的电生产产品,再把产品卖出去,是双重的GDP,如果用了甘肃的风电,只是得到了最终产品的GDP,我凭什么用你的。所以在体制机制电力系统没有理顺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有这么高比例的风电和光电。
最后给大家要说的就是,能源领域我们三大革命行动:
一是以交通领域为代表的应用端清洁能源革命必将引发一场能源消费革命。
二是以绿色发展为内涵的高质量发展必将引发一场能源生产革命。
三是能源体制革命,我这里引用了美国专家写的一本书里面的一句话,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只是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辅助措施,我们现在离不开煤电,但是我们要尽量的把煤电给它清洁化的利用,或者我们让运行小时数降下来,尽量做调峰的电源,像在欧洲还可以运行1500小时,只要你给电力市场足够的价格,比如他运行4000小时时候是3毛电价,他运营1500小时就应该给他5毛、6毛甚至1块的电价。
今天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必将成为昨天的“胶片、唱片、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