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4日,我国在内蒙发现国内最大规模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内蒙铀矿勘探现场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适时调整铀矿地质找矿布局,明确要求铀矿地质找矿工作重心向北方可地浸砂岩铀矿转移。根据这一决策,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精心组织、精心实施,部署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对该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编图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钻探验证。随后,结合对该区成矿地质条件新的认知和地浸砂岩铀矿成矿条件综合分析、评价,作为重点靶区的鄂尔多斯盆地成为铀矿资源调查评价和查证工作的主战场之一。
2000年之前,部分铀矿地质单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开展了少量的工作,发现了少量砂岩铀矿点矿化,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该区没有实质性的实物工作量投入和进一步的查证。
其后的十余年时间里,在财政部、国防科工委(局)、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组织跨学科、“多兵种”的联合攻关,核工业二〇八大队、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及多所高校参与坚持了十余年的研究和勘查,创新发展了我国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建立了“古层间氧化带”和“构造—建造—改造”叠加的铀成矿模式,形成了“天—空—地”一体化找矿技术体系,在盆地内圈定了一批铀成矿远景区。相继探明了磁窑堡、金家源、罕台庙、柴登壕等一批初具规模的铀矿产地。随着皂火壕、纳岭沟、大营等大型、特大型铀矿床的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发展成为我国首个资源量超10万吨级的铀资源基地,该地区累计探明铀资源量跻身于世界大矿的行列。
与此同时,中核集团公司加大铀资源开发科研投入,加快铀矿大基地建设的步伐,其中纳岭沟矿床实现了CO2+O2先进采铀工艺的突破,具备了绿色矿山建设条件。鄂尔多斯盆地将成为我国北方一个新的大型天然铀生产基地,为我国核工业发展发挥重要的资源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