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新时期要将我国建设成为核工业强国,必须有自己的领先核心技术,需要依靠核物理基础与核技术应用基础领域原创性成果的重大突破。
为此,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段旭如在今年“两会”递交了“关于加强核物理与核技术基础研究的建议”的提案。
统筹协调 集中优势力量资源突破技术瓶颈
目前,我国在核物理及核技术基础研究方面还存在对研究资源、科研投入的统筹协调不够,基础性、前瞻性的研究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等问题,难以满足核能利用、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等三大产业发展的需要,制约着核科技体系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段旭如表示,加强我国核物理与核技术基础研究,首先要统筹规划协调,有效利用资源。“要从核事业发展需求及核技术发展趋势出发,统筹考虑,规划布局重点研究方向,重点支持,加强国内科研院所与高校间的合作,组织全国的优势力量与资源,集中力量突破技术瓶颈。”
多管齐下 推进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
段旭如强调,要加强核物理与核技术基础研究条件和能力建设。要在发挥现有大科学装置的作用和共享资源的基础之上,大力发展新型实验方法与技术;与此同时,统筹部署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小型装置,以比较灵活快速的方式积累前瞻性技术和成果,吸引和培养人才。
“以研究资源及团队创新能力等优势吸引人才,以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助推核物理与核技术基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在段旭如看来,我国核物理相关的实验队伍比例偏低,团队数量不足,亟需在更多高校中建立核物理研究队伍,并依托大科学装置培养理论人才。此外,还要建立机制培育年轻人才,鼓励拥有核物理及核技术学科的高校在研究生指标上向相关学科倾斜,并通过院所科研人员到高校授课等方式进一步加强院所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此外,段旭如还呼吁加强核物理与核技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并依托这些平台建立广泛的用户组织,注重同国际比对,形成最有利于创新研究的机制,成为最活跃的国际合作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