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不仅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占据显要位置,其中一些新奇又有趣的科技产品也刷爆了朋友圈。
而就在进博会开幕的前一天,第126届广交会在广州落幕。与“年轻”的进博会不同的是,人们对历史更加悠久的广交会的关注点,主要是中国企业的出口情况。其中,最亮眼的一组数字是,第126届广交会采购商到会186015人,来自214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购商到会85445人,同比增长1.03%,占比为45.93%。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高增速一直被媒体津津乐道,也被投资者戏称为“风景这边独好”。
中国商务部官网此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0.13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出口10.95万亿元,同比增长6.1%;进口9.18万亿元,同比增长0.8%;贸易顺差1.77万亿元,扩大46%。其中,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比重达到了30.1%。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不仅是金额逐年提高,商品结构也持续升级。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产品中,机电产品的出口占比已经达到了57.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28.3%。其中,民营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出口占比已经超过一半,达到51.4%。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今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我国进出口拉动作用极为明显,不仅高于全国外贸整体增速,占外贸总值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这说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颇具成长性,为中国未来外贸增长提供了空间;而我国在国际贸易往来中的角色也正在变得不同,从过去的融入者、接受者向着贡献者转变。特别是在目前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外贸增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付一夫还指出,未来,我国应继续借助“一带一路”带动相关商品和服务出口。具体而言,一方面,促进各类资源和要素有序流动与合理配置,激发各类企业的活力和潜力,支持高铁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合作,带动相关装备制造等商品出口;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企业的现实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和监管创新的力度,加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品牌、技术服务水平意识,积极打造新的外贸增长点,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新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模式,提高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除了货物出口,资本市场对“一带一路”的关注点则大多集中在中企承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程方面。国新办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7.4%。同期,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年均增长5.2%。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五年间,中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4000亿美元。
对此,安信证券分析师王鑫表示,看好“一带一路”主题下建筑企业的投资机会,受益于“一带一路”向纵深推进,我国建筑对外承包工程将迎来黄金机遇期,海外订单或将持续增长。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较为充分、主营业务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承包商能够首先受益。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周雨也表示,在基建工程占对外投资主导的情况下,未来将以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为引领。其中,交通、能源、信息等仍是重点合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