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工程院开展了第14次院士增选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在新当选的75位工程院院士中,来自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9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9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7人,农业学部7人,医药卫生学部10人,工程管理学部6人。此外,还选举产生来自挪威、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9人。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院士队伍建设是中国工程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此前,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在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和选举会议上表示,院士称号是学术界的精神高地,是科技界的一面旗帜,院士队伍要成为坚固的科技长城,院士的一言一行不仅要与学术性相称,更应与荣誉性相称。
李晓红强调,不要让院士称号承载过多非学术的、功利的东西。要强化科学道德建设,加强自律,不要四处兼职,尤其是不要在非本专业领域挂名兼职,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李晓红说:“院士称号是一个社会形象,不同于一般的教授、研究员,一旦出现学术、学风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时,人们往往首先把矛头直指‘院士’。”
去年12月,中国工程院就对院士增选有关纪律规定进行重申,并提出关于严肃院士增选纪律的‘八不准’,要求坚决抵制“跑院士”等不正之风。
中科院2019年院士增选名单公布 新增院士64名
备受瞩目的中国科学院2019年新院士名单22日出炉。今天,中科院公布64名新院士具体信息,根据统计,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5.7岁,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67岁,60岁(含)以下的占87.5%。新当选院士中有6名女性。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启动,经过推荐、通信评审、公示、会议评审以及全体院士终选投票等程序,最终共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64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10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0人,地学部11人,信息技术科学部7人,技术科学部15人。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和要求,中国科学院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特别推荐评审暂行办法》,对从事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工作的涉密候选人进行特别推荐和评审,并增加了5个特别名额予以支持,今年共有5位候选人通过特别推荐机制当选。同时,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继续加强对新兴和交叉学科的支持,今年又有多名与新兴和交叉学科研究相关的候选人当选,其中有4名候选人通过新兴和交叉学科推荐评审机制当选。
此外,经过全体院士投票选举,2019年共产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名。新当选外籍院士共来自12个国家,其中美国8人,法国2人,澳大利亚、奥地利、巴基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荷兰、加拿大、瑞典、意大利、英国各1人;哈萨克斯坦、意大利2国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有5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候选人当选;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杰哈·莫罗(Gérard Albert Mourou)、卡尔·巴里·夏普利斯(Karl Barry Sharpless)为诺贝尔奖获得者。
当天,还举行了新院士座谈会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主持,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和2019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出席会议。会上,新当选院士签署了院士承诺书,承诺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正确行使院士权利,履行院士义务,珍惜院士荣誉,发挥明德楷模作用。
白春礼指出,新当选院士作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大家庭的一员,继承和发扬学部优良传统,珍惜院士荣誉,以实际行动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做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维护科学道德的表率。他强调,新当选院士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发挥好学术引领作用,做科技创新的奋力开拓者;要大力培养和提携青年人才,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事业持续发展,做致力提携后学的力行者。
新当选院士在发言中表示,将以当选院士作为学术生涯的新起点,认真履行院士义务,珍惜院士荣誉,恪守科学道德,提携后辈人才,积极参加学部活动。同时,在本职科研工作中,带领自己的团队不断取得更多创新成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先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作出应有的重大创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