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与中科院联手成立重点实验室

2019-12-16 14:10  来源:中核集团  浏览:  

12月13日,中核集团与中科院在北京签署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联合重点实验室共建协议,并进行揭牌。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述栋,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出席签约仪式。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实落地。

顾军表示,中核集团与中科院始终保持着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中核集团是国内唯一拥有完整核工业产业链的企业,中科院则是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等四所高校开展的共建研究院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此次与中科院共建联合重点实验室,体现了中核集团坚持不懈推进“小核心、大协作”构建联合创新体的一贯理念。未来双方要以核材料这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领域作为切入点,持续推进开展基础研究合作,以更开阔的视野,在更广泛的领域加强沟通,充分利用双方在产业化及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共同推进重点项目落地,保障国家战略核科技任务圆满完成。

曹述栋强调,要加快推进联合重点实验室建章立制,加强顶层设计,提前谋划制订发展规划。未来双方要精诚合作,早出成果、出好成果,将联合重点实验室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核用材料设计与研发基地、核用材料安全评价与寿命预测研究中心。

随后召开的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联合重点实验室章程》、《理事会议事规则》、《事权分级管理规定》、联合重点实验室管理层人员等事项。

集团公司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人力资源部、产业开发与国际合作部,核电工程公司及中科院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活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俄罗斯核能制氢现状与展望

俄罗斯核能制氢现状与展望

目前,规模化生产氢气的最理想方法是天然气+水蒸气进行转化。现在,全球48%的氢气产量是通过这种方式生产的。在1mol甲烷与2mol水能释放出4mol的氢气。因此,蒸汽转化是从天然气中生产氢气的最有利的方法,尽管它需要相对较高的能源成本,即每将1mol甲烷转化为4mol氢气需要200kJ能量。
加拿大核协会和欧洲原子能论坛签署核能技术合作协议推动气候目标

加拿大核协会和欧洲原子能论坛签署核能技术合作协议推动气候目标

加拿大核协会和欧洲原子能论坛(FORATOM)于1月26日签署了一份在核领域开展合作促进清洁、创新和先进的核技术的谅解备忘录。这项协议将加强两个协会在促进核能开发、应用和部署以实现气候变化目标方面的努力。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20年度十大新闻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20年度十大新闻

为纪念核工业创建65周年,1月15日,71名“核工业功勋榜”上榜人员及家属代表被授予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其中25位经原子能院推荐: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芳允、钱三强、彭桓武、丁大钊、王乃彦、王方定、王承书、杨承宗、肖伦、汪德熙、张焕乔、戴传曾、马福邦、阮可强、周永茂、徐銤、吴有训、黄胜年、潘自强、樊明武、何泽慧。此外,院堆工部快堆研发设计团队、放化所核燃料后处理工艺技术研发团队,中核集团首席专家、特材工程部总工程师胡石林,中核集团首席专家、同位素所所长罗志福入选“奋进中核人”名单。
广州聚变科学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林溪石探讨第五代核能系统

广州聚变科学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林溪石探讨第五代核能系统

2020年8月15日,中国科协在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发布了1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科学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第五代核能系统会是什么样子?就这个问题,广州聚变科学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林溪石召集有关专家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两院院士评出2020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两院院士评出2020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今天(1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出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发布了这十大进展。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