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全球LNG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宽松局面。2018年全球有5个项目,7条生产线投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2019年投产的LNG项目更多,美国是最重要的贡献者。近两年,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三个国家占全球LNG新增产能约90%。
随着LNG贸易的不断扩张且市场供应宽松,近年LNG卖方市场愈发迎合买方市场的需求,买卖双方地位趋于对等,整体看,利好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
一方面,LNG贸易合约的灵活性正在不断提升。例如,LNG市场主要依赖的“照付不议”长约合同,在过去更加保护卖方利益,如今随着买方市场的崛起,正在从以往单一、固定的长期合同,向更加灵活、对市场信号反应更灵敏的合同形式发展,买方话语权不断增强。
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不限定目的地正在成为所有合约类型的共同特征。而此前,LNG贸易合约中大都有限定目的地条款,该条款限制买家转售船货。IEA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58%的LNG交易和获得最终投资决定的项目都没有限定的目的地,这一数字2019年可能高达89%。也就是说,在不限定目的地的合约框架下,LNG买家可以将多余货量自行转卖至其他市场,无需经过上游供应商同意。
不仅如此,近年合约灵活性的进一步提升还体现在交易规模和时间上,例如买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要求卖家交付全部货物。面对需求峰谷差,该灵活条款有利于买方在面对较大需求缺口时提升供应安全。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市场研究专家白桦告诉记者,近年不限定目的地等灵活条款确实是一个愈发明显的趋势,但需要看到,这一趋势的前提条件是全球LNG市场处在供大于求的状态中,买方话语权有所提升,若未来市场转为紧张局面,卖方可能再度掌控话语权。
另一方面,市场宽松加之LNG合约灵活性的不断发展,使得亚洲传统买家(例如日韩)有望成为二级市场的卖家,从而为中国、印度及其他新兴买家提供更灵活的区域内供货渠道,有利于提升亚洲天然气供应安全。
业内专家表示,日韩当前LNG现货市场接近饱和,其长贸部分已能满足国内需求,对于多余的LNG货量,日韩希望通过不限定目的地条款,转卖至其他市场。特别是日本,已经在成为LNG卖家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据悉,日本LNG进口商正在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针对天然气的重装再出口,并通过拓展分销和加注业务,提升LNG交易能力和培育亚洲市场新增长点,希望作为一个二级市场的卖家,服务于不断增长的亚洲市场。
IEA研究称,亚洲传统买家开始转变为卖家,新兴买家获得更灵活的区域内供货渠道,有利于亚洲LNG供应安全提升。据IEA预测,日韩等传统亚洲买家正在考虑将150亿立方米/年产量的项目合约转为不限定目的地。这些产量如果全部用于市场供应,将满足亚洲新兴LNG买家15%的需求。
“对于LNG进口大国中国而言,日韩从需求方变为供应方,理论上确实会为我们增加进口来源,提升供应安全,拥有更多选择也意味着中国话语权的增强。”白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