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大众推出了一款移动充电站,实现了车位与充电站的“分离手术”,如果车主需要充电,只需要拨打电话,移动式充电站就会被运到指定地点。当时大众宣布将在 2019 年上半年在德国沃尔夫斯堡推出第一批移动充电站。如今早已过了承诺时间,或许是因为运送成本问题,或许是储能问题,目前尚未看到该充电站的规模化应用。
动图 | 大众此前推出的移动充电站(来源:大众)
近日,大众又提出一种概念机器人,可以把小型移动充电站拖到相应的车辆面前,并连接到汽车充电口上
正如视频所演示的,车主只需要通过 App 或者 V2X 通讯系统启动机器人就可以了。机器人会拖着移动充电站来到需要充电的车辆旁边,之后从打开充电盖到插上充电头,再到拔下充电头、盖上盖子,整个充电过程都不需要人上手。
整个设计的亮点在于,机器人把充电站拖给一辆车,充上电之后,它就可以进行下一个任务,给其他电动汽车充电。
虽然这只是一个概念,但是其中有不少可取之处
很显然,添置机器人要比规划和建设充电桩容易得多。机器人很容易与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在车库中只需要规划一小块地方作为机器人的小基地就可以运行,之后还可以随着车辆的多少直接对基地进行拓展。
另外,考虑到成本问题,如果每一个充电站都安装传感器和控制单元会太过昂贵,所以几组移动电源配备一个智能机器人负责拖送就足够了。
然而,概念毕竟还是概念,落在实践来看的话,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
图 | 大众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可以把充电站拖给车辆(来源:大众)
首先,充满一辆纯电动汽车大约需要 30kWh-50kWh,但大众设计的每一个充电站只有 25kWh,所以为一辆车充满电可能需要机器人往返两次。尽管机器人只是在一个车库或者小型停车场工作,但是机器人的造价以及运行的复杂程度是很大的,仍然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去研究和完善。
同时,充电的整个过程虽然无需人工干预,但是仍然需要人力监督。机器人需要很多潜在的复杂操作,因为环境是半结构化的,人类行走、车辆穿行的场景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影响机器人的工作,比如司机不熟练的倒车技术,或者是车主乱丢垃圾等等。
大众方面表示,“如果一般条件都具备的话,这个概念会很快成为现实。”但具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大众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
目前来看,移动充电站是一种灵活的充电解决方案,它可以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不用铺设电线。充电时间也可以自由选择,可以避开用电高峰,还可以享受相对廉价的波谷电价。一般而言,一个移动充电站蓄满电能够满足 5~8 辆电动车的需求。
图 | 蔚来 “一键加电” 服务页面(来源:蔚来)
蔚来此前曾推出过 “一键加电” 服务,用户通过 App 下单后,蔚来道路服务专员会上门取送车辆并代客加电,或者由充电车到达现场提供加电服务。根据官网显示的 “能量无忧” 套餐价格,每个服务月 15 次加电服务以及 1000 度加电额度售价 980 元,年费 10800 元。不购买套餐的话,单次价格为 180 元。
去年底,特斯拉半挂车式的移动充电站曝光,该半挂车上所搭载的储能装置为特斯拉商用储能电池 Megapack,该电池于 2019 年 7 月份推出。官方表示其单次存储容量可以达到 3MWh,因此理论上可以为 30 辆配备 100kWh 容量电池的 Model S/X 从完全没电充到满电。
图 | 美国感恩节期间,特斯拉推出了移动充电站服务(来源:Twitter @ t3knerd)
移动充电站类似于几块汽车动力电池的组合,所以在低温状态下依然面临电量损耗问题,另外,充电安全问题、运营占地问题等等,都亟待解决。
移动充电站的出现具备一定的优势和便捷性,但与逐步建立传统的充电桩相比,移动充电站是不是一个解决充电问题的最优解,或者只是在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不完善的时候的一种过渡和补充,或者是对临时救援充电提供另一种解决方案?它将在未来扮演何种角色,目前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