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与壳牌合作开发建设世界级聚碳酸酯装置

2020-01-13 11:30  来源:人民网  浏览:  

1月13日,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国海油”)获悉,该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中海炼化”)已与壳牌南海私有有限公司(以下称“壳牌”)签订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合作开发建设世界级规模的聚碳酸酯装置。

聚碳酸酯是一种工程塑料,具有透光性好、抗冲击强度高、热变形温度高、耐低温性好等优异性能, 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建材、包装、照明、光学仪器、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聚碳酸酯项目是中国海油与壳牌合作创新,进入高端新材料领域的最新实践。”中海炼化总工程师陈淳表示。“世界级规模聚碳酸酯装置的建设,将充分发挥中海壳牌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称“中海壳牌”)的资源及市场优势,有效延伸产品价值链,提升整合竞争力。”

据介绍,聚碳酸酯装置将建在位于广东惠州的中海壳牌合资化工基地。中海壳牌是一个世界级的石化联合工厂,一期项目于2006年投产,在二期项目于2018年4月投产后,乙烯总产能增加至220万吨/年,是中国在运行的最大单体乙烯生产工厂。

记者了解到,中国海油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开发建设的聚碳酸酯装置将采用绿色化工工艺,使用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壳牌开发的在产品综合能耗方面有着较大优势的碳酸二苯酯技术,与德国EPC公司熔融法聚碳酸酯技术联合生产聚碳酸酯产品。在生产聚碳酸酯产品的同时,具有生产用于锂离子电池制造的碳酸烷基酯系列产品的潜能,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聚碳酸酯生产装置同步建设的还将有研发中心,该聚碳酸酯研发中心将与市场、生产紧密结合,持续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差异化新产品。

中海炼化总经理王少飞表示,对外合作是推动中国海油炼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公司将持续深化对外合作理念,推动海洋石油炼化产业更深层次的互利合作,共同开创中国海洋石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中国第四桶国油中化能源启动上市!

中国第四桶国油中化能源启动上市!

日前,国内石油行业又一巨头——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向上交所递交招股通知书,正式启动上市工作。随着中化能源即将登录资本市场,我国上市国有油企队伍有望得以进一步壮大。
2020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达5155.5亿元

2020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达5155.5亿元

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1.08万亿元,利润总额达5155.5亿元。其中,化工板块实现利润4279.2亿元,同比增长25.4%,好于行业平均值。
伊国家石油化工公司(NPC)称:石化产品产量增长6%

伊国家石油化工公司(NPC)称:石化产品产量增长6%

​2月1日报道,伊国家石油化工公司(NPC)官员称,本伊历年前10个月(2020年3月20日至2021年1月19日)伊朗石化产品产量增长了6%。产量增长中约有百分之三与现有装置的产量增加有关,而其余的则是由于新工厂的落成。今年石化行业的产量将达到约6100万吨。
连续运行629天 海南一合成氨装置刷新国内业界纪录

连续运行629天 海南一合成氨装置刷新国内业界纪录

创下纪录的是中国海油旗下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富岛公司化肥二部合成氨装置。该装置2003年建成投产,年产45万吨合成氨和80万吨尿素,是中国海油自主建设的首套化肥装置,有800多台设备、3万多米管道、7万多个密封点,设计寿命20年。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化学工程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规划顶层设计、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攻克相关“卡脖子”技术难题,其中自主研发的“卡脖子”技术—己二腈产品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目前正在建设工业规模示范装置...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