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陈克强驾驶着通体漆红的滨海285号,穿过冰封的海面,碎裂的薄冰随波纹涤荡出连串夕阳的倒影。
迎着船头望去,两座相连钢架采油平台孤悬海上,夕阳余晖下壮观又孤独。
那是中国海域最北部的海上油田——中海油锦州9-3油田群。海底采油,并将这些原油输送到陆地,是它的主业。
这里冬季逼近零下20℃的温度,以及长达近三个月的冰期,是这座采油平台最大的困扰。
陈克强穿过的这些浮冰,在潮汐涨落和风向影响下,聚集在锦州9-3的“脚下”,逐渐堆积,然后演变为结实的撞击,以及因平台晃动而对采油设备正常运行产生的风险。
为了解除这场冬日例行危机,一场“破冰行动”在所难免。
“行动”的主角,是工作、生活在采油平台上的一群汉子,他们将用人力与自然对抗,目标只有一个——除冰保安全。破冰船滨海285号也将参与其中,工人们温柔地将其称之为“守护船”。
“冰临城下”这种壮阔的场面,油田的“元老”李绪雄记得非常深刻。
1999年采油平台正式组建投产,他以操作工的身份来到这里,“气温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现实的困难比设计上预想的要严重许多。好多设备都被冻住,我就一直在干一件事情,用蒸汽管到处喷仪器解冻,24小时轮流不间断。为了仪器防冻,连棉被都用上了。更可怕的是,海冰成灾,冰厚超过一米,外输带缆平台明显剧烈抖动,早年较细的抗冰护栏有的都被撞弯甚至撞断。”
为了描述这些年来的最大撞击力度,李绪雄在座椅上摇摆起来。“就是这样,连灭火器都呈30度晃动,就像地震!”他说。
“冰情严重的时候,从11月到来年2月,冰一层层叠加,随涨潮退潮撞击平台,那种眩晕比晕船还可怕,头几乎要爆炸,心里也恐惧,有时候这样的晃动会持续几个小时,频率也不等,不分白天晚上,睡觉常被惊醒。”李绪雄说。
而最危险的,是这种持续的晃动,可能导致采油设备上的管线松动,产生泄漏。因为设备、人员集中,整个平台上油气聚集储存,一旦设备故障或发生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平台员工廖维平记得,2016年1月的一个夜晚,寒潮伴随着七八级的北风奔袭而来。晚十点,一台透平机组因海冰撞击平台震动故障停机,应急广播紧急响起,所有在岗人员赶赴现场。
夜班操作班长立即组织班员用应急伴热带、电吹风进行解冻。白班人员则交替帮助夜班同事。“冰冷刺骨的北风一会就让大家的脸、手、脚麻木了,直至凌晨1点设备恢复正常回到屋里时,大家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手和脚了。”他说。
20年间,每年冬季的“战斗”从未画上“休止符”,如今两鬓斑白的李绪雄成了这场“战役”的“指挥长”。
在这样极端的天气里,员工们年复一年扛起铁锹、榔头、十字镐,或利用融冰设备,艰难对抗来犯的海冰,护卫原油生产和外输……慢慢地,催生出了油田“把一切困难击得粉碎”的抗冰精神。
作为中国海油抗冰的最前沿,在历经一场场“破冰硬仗”后,也逼出了“破冰行动”的创新技术——除了在油田设计上采取了非常规方案:独特的抗冰圆锥形沉箱体,以及系缆平台采用吸力锚式。锦州9-3油田的各平台还安装了抗冰锥体,部分平台配置了气爆冲冰装置,利用高压空气形成周围海水的高速扰动流场,达到加速疏散破冰的目的。
除此之外,两条8000马力以上的破冰船和两条6000马力以上的破冰船也守护在平台周围,只要有大块冰情出现,它们会冲在一线,将冰面破成小块,减少撞击力度。24小时实时监测,也在确保海上平台的安全运行。
在人力与新技术的结合下,平台守住了20多个寒冬的安全生产和外输。截至2019年12月底,全油田累产油达到1456万方。
而即使冰情最重的那几年,油田也依旧坚持把生产生活垃圾运回陆地,“不让大海变成垃圾桶”“不让一滴原油入海”。
春节前夕,又一次寒潮袭来,越过薄冰封锁的渤海,向北驶入海洋深处,李绪雄们依旧坚守在这孤寂的采油一线。欢声笑语的晚饭结束后,当记者与他们聊到远方的家人时,这些刚毅的汉子眼里竟泛出了泪花。
思念,在这里是只能靠指南针望向家的方向。
“出海工作不能常和家人团聚,有时甚至会觉得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了。孩子六年级共开了12次家长会,而我只赶上了一次。”李绪雄说。
年关将近,由于今年的冰层比往年薄了许多,海冰对油田的正常生产影响不太严重,于是,李绪雄终于可以轮岗回家过个团圆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