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邮船与欧洲企业合作助力海上风电项目

2020-01-27 15:45  来源:国际船舶网  浏览:  

随着日本海上风电市场的不断发展,日本邮船正在与欧洲企业合作,响应日本市场持续增长的需求、助力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

近日,日本邮船披露与荷兰公司Van Oord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合作拥有并运营挂日本船旗的海上风电安装船。

日本邮船和Van Oord的目标是最早于2022年之前开始在日本运营一艘自升式安装船。这艘船的起重能力将超过1000公吨,适合安装最新一代的风力涡轮机。

此次合作将利用Van Oord在海上风电方面的技术和运营专长,以及日本邮船对日本国内市场的了解。除了在安装船方面的合作之外,日本邮船和Van Oord也在探索海上风电场施工和运营所需的其他类型船舶上进行合作的机会。

Van Oord是欧洲领先的工程、采购、施工和安装(EPCI)承包商,已经参与了超过40个海上风电项目。Van Oord在海上风电市场拥有超过15年的经验、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海上风电设备,能够为日本海上风电市场的发展做出贡献。

另外,日本邮船还宣布与瑞典公司Northern Offshore Group(NOG)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开展风电场人员运输船(CTV)业务。CTV在海上风电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将建设和维护人员运送至海上风电场。

根据谅解备忘录,日本邮船和NOG将开始一项新的CTV服务联合研究,利用NOG子公司Northern Offshore Service(NOS)的技术信息和专业知识、以及日本邮船在日本国内经营船舶的知识,双方将探讨CTV的优化设计、所有权和运营方式,从而使工作人员在恶劣海况下也能安全使用日本海上风电设施。未来,两家公司还将探讨在海外业务中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目前,NOS是欧洲领先的CTV供应商,在欧洲海上风电市场运营着超过35艘CTV。母公司NOG运营着约60艘船,其中绝大部分为CTV,其内部有一套完整的岸上技术和商业管理服务。

据了解,作为岛国,日本有发展风电的巨大潜力。日本政府已经将2030年海上风电目标定在了10GW的总量上。为了支持行业发展,日本政府去年已经选取了11处海域作为未来海上风电建设的潜在场址。其中4处“相对成熟”的区域将先行开发,作为日本第一次海上风电招标的候选场址。预计日本第一次海上风电竞标有望在2020年初开始,第一个商业化项目将在2023年投产运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两会能源最强音 | 南方电网广东湛江吴翔:推进海上风电侧配置储能

两会能源最强音 | 南方电网广东湛江吴翔:推进海上风电侧配置储能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将于3月5日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广东湛江供电局220千伏雷州巡维中心副站长吴翔已是第四次赴北京参会。吴翔接受南网传媒全媒体记者采访时透露,此次将建议推进海上风电侧配置储能,加快海上风电和储能产业发展。
丰田燃料电池(FC)系统将于今年春季上市销售

丰田燃料电池(FC)系统将于今年春季上市销售

丰田公司日前宣布,已开发出一种将燃料电池(FC)系统封装成小型模块的产品,并打算在2021年春季或以后开始销售该产品。新的FC模块将可被开发和制造燃料电池产品的公司利用,应用范围广泛。这些应用包括实现卡车、巴士、火车、船舶和固定式发电机的可移动性。
下游需求推动,中重主流稀土品种持续涨价

下游需求推动,中重主流稀土品种持续涨价

南方稀土集团3月2日公布的稀土氧化物挂牌指导价显示,氧化铽报价为970万元/吨至980万元/吨,较前一周挂牌价上涨90万元/吨。
东京电力公司宣布:日本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棒全部移出

东京电力公司宣布:日本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棒全部移出

东京电力公司2月28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池中的乏燃料棒已全部移出。这也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中堆芯熔毁的三个机组中第一个移出所有乏燃料棒的机组。同样堆芯熔毁的1号和2号机组乏燃料池中仍然保存着上千根乏燃料棒。
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打造钻石电池 有望实现100年内无衰减

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打造钻石电池 有望实现100年内无衰减

众所周知,目前包括锂电池在内的充电电池虽然可重复使用,但是其都有衰减期。而这对于一些太空探测器来说,一块具有长期寿命的电池对其更是相当重要。据外媒报道,日前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研制出一种“钻石电池”,其能够在100年内无衰减,而该电池计划应用在太空探测器和地下采矿设备中。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