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能源时代?外媒称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获突破

2020-02-10 14:25  来源:环球科学大观  浏览:  

能源问题是未来100年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巨大的,但是如何将核聚变的能量直接转化为为我们所用的能源是科学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可控核聚变被誉为能源领域的“圣杯”,它的成功意味着无限能源时代的来临。如今,中国已在这里领域获得了巨大突破。外媒报道称:中国可能很快就会启动“人造太阳”核聚变反应堆。

早在2019年上半年,外媒就预测中国环流器二号M (托卡马克HL-2M) 装置将在2019年年底建成。直到现在,中国“人造太阳”首席科学家传达出确切消息:HL-2M的建造过程一切顺利,并且该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将在2020年投入使用。对此,国外媒体认为中国新的人造太阳将成为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是全球最新一代把核聚变能量转换为地球上可利用能源的仪器,而中国就是该仪器的创造者!

由于核聚变产生的能源远远多于核裂变,且形成更少的放射性核废料,被认为是未来无限清洁能源的主要生产方式。据报道,中国新型人造太阳将达到2亿℃的极高温度,这是前所未有的。该项目将为世界提供有关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兼容性的高价值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有效地处理从托卡马克设备核心排出的等离子体,进而设计出更为高效、稳定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为了有效利用核子聚变引发的能量,核聚变反应堆必须严格控制上亿温度的等离子体的极端压力,否则将发生毁灭性核爆炸(可视为氢弹)。这其中,约束超高温等离子体在一定空间内并稳定足够长的时间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核聚变物理学家詹姆斯·哈里森(James Harrison)表示:“中国的HL-2M型人造太阳可能就是这场战斗迎接者,或许它将会为科研人员攻克很大一部分的难题。”如果这颗“人造太阳”能够解决这一大难题,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攻克人类所面临的能源窘境。或许再过百年,人们不会再因为能源缺乏而感到忧愁,也不会因为因能源开发导致的环境问题而感到无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科学家将测试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燃料

科学家将测试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燃料

英国一个首创性的反应堆正准备开始关键的燃料混合试验,最终为ITER提供动力,ITER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聚变实验。核聚变是一种为太阳提供能量的现象,如果物理学家能在地球上加以利用,它将是一种几乎无限的能量来源。
美国报告建议:现在

美国报告建议:现在 "紧急 "投资,预商用试验版的核聚变电站可在2040年投运!

美国能源部的一份新报告称,如果对该项目进行 "紧急 "投资,一个预商用试验版的核聚变电站可能会在2040年之前在美国投入运行。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科学院的一份新报告建议,如果美国想利用其对ITER等多国项目的贡献,并乘着私人绿色能源投资的浪潮,现在是 "紧急 "推动重大投资的时候了,以建立一个试点核聚变能源工厂,并在2035-2040年之间投入使用。
走近“人造太阳”——我们的梦想是,点亮世界上第一盏核聚变发电的灯!

走近“人造太阳”——我们的梦想是,点亮世界上第一盏核聚变发电的灯!

太阳的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为了在地球上造出“人造太阳”,我国科学家将“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极端环境“熔于一炉”。近日,记者走近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大科学装置“内核”,从多项尖端科技的突破中感受我国创新的勃勃脉动。
“人造太阳”上的这些“超级材料”中国造

“人造太阳”上的这些“超级材料”中国造

“超高温”与“超低温”共存,“超强磁场”与“超大电流”并行,要在地球上造出“人造太阳”,必须要有性能极其特殊的材料承载。新春前夕,记者走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听到一个又一个中国“超级材料”从无到有、后来居上的故事。
中国超导材料新突破:长尺度铁基超导线圈通过强磁场性能测试

中国超导材料新突破:长尺度铁基超导线圈通过强磁场性能测试

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高场超导磁体团队和中科院电工所铁基超导材料团队合作,在超导材料领域获得一项重要突破:基于百米铁基超导带材研制的长尺度跑道型超导线圈,在10特斯拉二极磁场下,实现超过零场环境80%的高载流性能。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