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成功研制全球首台人造太阳真空室内部件热氦检漏设备

2018-03-23 11:05  浏览:  

近日,中国力量再度发力“人造太阳”。在ITER组织代表全程见证下,由中核集团核西物院承建的全球首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真空室内部件热氦检漏设备通过验收,并在该设备上完成ITER世界首次热氦检漏,测试结果显示各项性能达到要求,这为建立未来托卡马克装置大型真空室内部件的热氦检漏试验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基准。

真空高温氦检漏测试目前无成熟标准,该测试为ITER装置中一级真空部件高温氦检漏测试提供了重要实验数据,也为未来大型磁约束核聚变装置真空件的高温检漏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喜讯传至国外,日韩争先请求参加在该设备上开展的ITER部件实验。3月18日,韩国已派出两位聚变专家来中国参与屏蔽块实验,在中日韩ITER采购包合作框架下为确定ITER部件测试标准贡献力量。

核聚变能与太阳产生能量的方式相同,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被人们称为“人造太阳”,这是有望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途径。全球科学家已为此付出了数十年努力。目前正致力于在法国南部建造首个热核聚变实验堆,演示其科学可行性并解决关键工程技术问题,参与方包括中美韩日俄欧盟等七方,其中,中、日、韩和欧盟分担了ITER包层和偏滤器等核心真空室内部件的生产制造任务。

聚变堆真空室内部件运行在超高真空环境,部件真空密封性决定着ITER的安全运行,热氦检漏是检验其密封性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ITER提出了以往全球所没有开展过的超高指标试验,成为ITER真空室内部件制造与检测的各承担方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各方均认为不可实现的情况下,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代表国家,敢于争先,于2015年承接了全球首台ITER真空室内部件热氦检漏设备的研制任务,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攻克了二十几项技术难关,形成4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于2017年底成功研制成全球首台可满足ITER真空室内大型部件测试要求的设备。目前,中核集团正在该设备上开展进一步的带部件实验,以期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检测性能和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两会能源最强音 | 李子颖:保障铀资源安全供应是国家需求

两会能源最强音 | 李子颖:保障铀资源安全供应是国家需求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铀矿地质研究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也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铀矿地质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的领头人,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带领科研团队多次在铀矿地质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性突破,也对行业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细数来自东北的“大国重器”!

细数来自东北的“大国重器”!

春寒料峭,中国一重集团生产车间却一片火热。“加力,再加力!”一个烧得红彤彤的钢坯正在万吨级水压机上锻压,压力从4000吨升至8000吨、12000吨……工人刘伯鸣一边指挥,一边向记者大声说:“今年任务很满,必须快马加鞭。”
中东局势升温:以色列警告伊朗 美伊重启核协议谈判陷僵局

中东局势升温:以色列警告伊朗 美伊重启核协议谈判陷僵局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哈蒂布扎德3月1日说,以色列指责伊朗攻击以色列货轮是无中生有。他还说,除非美国尊重已经达成的核协议,否则不可能同美国展开双边谈判。
国际能源署: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8%

国际能源署: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8%

国际能源署2日发布《全球能源回顾: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说,过去一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8%,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大年度降幅。
自然资源部举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成果发布会

自然资源部举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成果发布会

十年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们不断完善自然资源政策、强化创新驱动,组织有关方面推动找矿突破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方面情况,今天,我们有幸邀请了自然资源部地勘司司长于海峰、科技部社发司二级巡视员徐俊、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副主任覃家海,请他们三位领导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